[实用新型]基于压电陶瓷驱动和柔性放大机构的喷射阀及点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8896.2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3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范杨雷;张淑兰;崔宏超;刘国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派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 11469 | 代理人: | 赵文成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压电 陶瓷 驱动 柔性 放大 机构 喷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压电陶瓷驱动和柔性放大机构的喷射阀及具有该喷射阀的点胶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点胶原理不同,点胶技术可分为接触式点胶和非接触式点胶,接触式点胶依靠点胶针头引导胶液与基板接触,延时一段时间使胶液浸润基板,然后点胶针头向上运动,胶液依靠和基板之间的黏性力与点胶针头分离,从而在基板上形成胶点。接触式点胶工作精度低、频率慢,并且接触式点胶技术需要配置高精度的传感器,以准确控制针头下降和抬起的高度,配置要求高,制造成本高。
非接触式点胶则以一定方式使胶液受到高压作用,由此获得足够大动能后以一定速度喷射到基板上,喷射胶液过程中,喷嘴不需要上下方向的位移,简化了点胶系统的结构。近年来,点胶技术正在经历一场由接触式向非接触式的转变。目前,国内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非接触式(喷射)点胶系统,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935416A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驱动和柔性放大臂的点胶阀,它采用两个压电陶瓷致动器,工作时需要对两个压电陶瓷致动器同时配合驱动,才能实现喷胶过程,使系统的结构复杂,加大了系统的开发难度,实现困难,提高了系统的故障发生率的同时也增加系统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稳定运行,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降低制造成本的基于压电陶瓷驱动和柔性放大机构的喷射阀及点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压电陶瓷驱动和柔性放大机构的喷射阀,包括撞针、柔性放大器、压电陶瓷致动器和弹性复位机构,其中:
所述柔性放大器包括基座和与所述基座柔性连接的悬臂梁,所述撞针连接在所述悬臂梁的远端,所述压电陶瓷致动器和弹性复位机构配合设置在所述悬臂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悬臂梁与所述基座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悬臂梁的近端,所述压电陶瓷致动器和弹性复位机构配合设置在所述悬臂梁的近端和远端之间;所述压电陶瓷致动器和弹性复位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悬臂梁的上下两侧,或者位于所述悬臂梁的相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压电陶瓷致动器为压电堆叠陶瓷,所述压电陶瓷致动器上设置有摩擦触点,所述摩擦触点与所述悬臂梁为弧面接触、面接触或线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螺旋弹簧或弹性片,所述弹性复位机构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喷射阀还包括带有内腔的阀体,所述柔性放大器、压电陶瓷致动器和弹性复位机构均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喷射阀还包括喷嘴,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外部位于所述撞针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的胶液出口处的内侧采用锥形、半球形、弧形或碗形凹槽结构,所述撞针的底端与所述喷嘴的凹槽结构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撞针通过上下两个螺母预紧固定在所述悬臂梁的远端;
所述柔性放大器的基座通过螺栓或者卡槽固定在所述阀体的内部;
所述阀体的内部设有定位槽口,所述压电陶瓷致动器粘接固定在所述定位槽口中,所述阀体的体壁内设有隔热槽口;
所述喷嘴通过螺栓或者卡槽连接于所述阀体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放大器为采用简支梁原理的弹性机构,材质采用弹簧钢,所述喷嘴的材料采用PEEK或陶瓷。
一种点胶装置,包括上述的基于压电陶瓷驱动和柔性放大机构的喷射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压电陶瓷驱动和柔性放大机构的喷射阀,包括撞针、柔性放大器、压电陶瓷致动器和弹性复位机构,柔性放大器包括基座和与基座柔性连接的悬臂梁,撞针连接在悬臂梁的远端,并采用压电陶瓷致动器和弹性复位机构配合设置在悬臂梁上。本实用新型的喷射阀实现了高频率、高精度的喷胶效果的同时,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两个压电陶瓷致动器共同致动导致的动作冲突,减少了系统的开发难度,降低了系统的故障发生率,使喷射阀能够稳定运行,同时也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结构方式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另一种结构方式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一种结构方式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另一种结构方式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一种结构方式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派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派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88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灵活型低噪音合页
- 下一篇:防技术开启的自动门锁、空转锁芯和自动离合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