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专用端子定位烘胶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8399.2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4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捷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512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端子 定位 烘胶治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治具,特别涉及一种专用端子定位烘胶治具。
背景技术
如图1及2所示的一种连接器端子,其常规需要将中间光纤11的两端分别按序插入两端卡接器12的端口内并使两端的卡接器12反方位设置,且对卡入深度及固定强度均有要求,即光纤11的端部插入卡接器12的端口前需要粘胶以使卡孔内壁与光纤11外壁之间充满胶,然后定位后需要在填胶槽13充填胶液,然后烘干以使光纤11牢固的固定在卡接器12内。
常规的烘干方式是直接将填充胶液后的端子放在烤箱上,其摆放不仅凌乱,而且容易使端子粘在烤箱上难以脱落,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由于未经定位容易出现光纤11与卡接器12治具的错位,因此需要设计专用的治具以用于所述端子的定位烘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专用端子定位烘胶治具,以实现特殊结构端子的快速定位及高效烘胶,提供产品烘胶效率及成品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专用端子定位烘胶治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定位组、第二定位组、第一定位组及第三定位组,所述第二定位组与两组所述第一定位组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槽及第二导槽,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定位组与第三定位组之间设置有第三导槽,所述第二导槽位于所述第一导槽与第二导槽之间;
两组所述第一定位组均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定位块,以及位于两块对称的所述第一定位块之间的第一定位槽;
所述第二定位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二定位块,以及位于两块对称的所述第二定位块之间的第二定位槽;
所述第三定位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三定位块,以及位于两块对称的所述第三定位块之间的第三定位槽;
所述第二定位槽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槽之间;
所述第三导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导槽的宽度,所述第一导槽的宽度小于第二导槽的宽度;
所述第三定位槽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宽度,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及第三定位槽的宽度;
所述第一导槽及第二导槽的深度均大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的深度,所述第三导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三定位槽的深度并小于所述第一导槽及第二导槽的深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专用端子定位烘胶治具,其通过设置第一定位组及第二定位组,可以用于一种规格端子的高效定位及烘胶,同时可以通过第二定位组与第三定位组的配合实现更小规格端子的高效定位及烘胶,一个治具可以用于两种不同规格端子的定位烘胶,且通过定位块、定位槽及导槽的限位导向作用,可以有效的对卡接器进行限位并托举卡接器及光纤,避免在烘胶过程出现卡接器与光纤之间的错位状况,并确保光纤处于水平状态以确保产品的烘胶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一种规格端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规格端子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定位烘胶治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定位烘胶治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定位烘胶治具用于端子定位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定位烘胶治具用于端子定位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1.光纤 12.卡接器 13.填胶槽
20.底座 21.第一定位块 22.第二定位块
23.第三定位块 24.第一定位槽 25.第二定位槽
26.第三定位槽 27.第一导槽 28.第二导槽
29.第三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考图3及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专用端子定位烘胶治具,包括底座20,底座20上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定位组、第二定位组、第一定位组及第三定位组,第二定位组与两组第一定位组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槽27及第二导槽28,其中一组第一定位组与第三定位组之间设置有第三导槽29,第二导槽28位于第一导槽27与第二导槽28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捷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捷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8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