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成型的柱塞收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7665.X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0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铂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力克川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成型 柱塞 收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及柱塞马达的柱塞收口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可以一次成型的柱塞收口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柱塞泵和柱塞马达中,柱塞与滑靴是配合使用的,并通过收口工艺使柱塞的柱塞圆头收容在滑靴口内。目前,针对柱塞泵和柱塞马达中柱塞部件的收口,通常是采用成型滚压收口工艺和三滚轮收口工艺,但其存在很大的缺陷:首先,滑靴在经过多次滚压后容易造成部件疲劳损伤并导致产品失效;其次,传统工艺需要经过两步工序才能实现柱塞收口,这就极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并解决收口过程中存在的部件疲劳磨损现象,提供了一种直接一次压缩收口成型的柱塞收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次成型的柱塞收口装置,包括收口模具底座,所述收口模具底座内设有柱塞腔,柱塞腔上部为圆台形收口模型腔,所述收口模型腔内放置圆台形收口模型,所述收口模型内设有球面的收口腔,收口腔上部为圆柱腔,收口模型上端有带限位面的阶梯形压圈。 作为更优,所述圆台形收口模型的斜面倾角为15度;所述收口模型由两个对称的半模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柱塞体放入收口模具底座内的柱塞腔,将滑靴放入收口模型的收口腔,把阶梯形压圈放置在滑靴上,压力机通过对压圈施压,将力传递至滑靴,滑靴在压力的作用下,沿球面的收口腔往下移动并逐渐收口,待压圈的限位面与收口模型接触时,滑靴不再继续下移,这时便准确的完成了整个收口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一次压缩收口成型,使生产效率
得到极大提高;并且在柱塞收口过程中避免了传统工艺由于多次滚压产生的部件疲劳损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收口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滑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口模具底座,2收口模型,3柱塞体,4滑靴,5压圈,6柱塞腔,7收口模型腔,8收口腔,9圆柱腔,10限位面。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收口模具底座1,所述收口模具底座内设有柱塞腔6,柱塞腔上部为圆台形收口模型腔7,所述收口模型腔内放置圆台形收口模型2,所述收口模型内设有球面的收口腔8,收口腔上部为圆柱腔9,收口模型上端有带限位面10的阶梯形压圈5。 如附图2所示收口模型,其斜面倾角设为15度。 所述收口模型2由两个对称的半模组成。 将柱塞体3放入收口模具底座内的柱塞腔6,将滑靴4放入收口模型的收口腔8,把阶梯形压圈5放置在滑靴上,压力机通过对压圈施压将力传递至滑靴,滑靴在压力的作用下沿球面的收口腔8往下移动并受球面挤压逐渐进行收口,待压圈的限位面10与收口模型接触时,滑靴不再继续下移,这时便准确的完成了整个收口过程。 相对于传统工艺需要经过两步工序才能实现柱塞收口,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次压缩收口成型,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并且在整个收口过程中不会出现部件疲劳损伤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力克川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力克川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76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型多顶杆同步顶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