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碳小车的旋转机构精确调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7439.1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7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蒋聪;朱文豪;杨小林;向青青;瞿小波;李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H17/00 | 分类号: | A63H17/00;A63H1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小车 旋转 机构 精确 调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螺杆的微调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无碳小车调试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无碳小车。
背景技术
无碳小车是一种不需要消耗燃料及电池能源,仅靠重锤下落生成的机械势能转换为动力驱动行驶的小车,已被教育部列为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题目。通常为给定一指定重量重锤及指定的重锤的下降高度,要求设计一种将重锤下降势能换为小车转向前进的动能机械装置,要求该小车在指定区域内自动行驶,避障。
据设计图纸制作出小车后,需要对小车进行调试,使其按照预定路线进行行驶。设计制造过程中由于加工精度、误差、以及设计制造中无法避免的不确定性因素,会造成小车行进过程中轨迹不确定或不符合要求,需要通过调试进行修正。其中,在其他部件不变的情况下,转向轮及转向机构决定该机构的前进轨迹,故对转向轮转向机构的调试意义重大,可通过调节转向轮的与转向机构的初始角度关系,使小车行走轨迹符合要求。
调节前轮的方式,现有的方法,是简单的松开转向机构与转向轮轴的螺纹配合,手动直接拨动前轮过一定微小角度,然后旋紧螺纹,进行调试,该方法调节前轮时具有随意性,对拨过多少角度无法确定,对小角度的调节无法实施,增大了调试难度,难以得到符合要求的轨迹。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调试方法,消除手动随意拨动带来的随机性。
本发明第一目的是:放大调节转向轮轴转过单位角度的弧长,实现微小角度的调节,减少手动直接调试带来的随意性。本发明通过使用一根高刚度长臂回转调试杆件;该调试杆杆端带有U型槽,可卡住转向轮轴,该调试杆回转轴线与转向轮回转轴线重合,该旋转调试杆另一端使其绕回转中心旋转微小角度,即可带动转向轮轴旋转微小角度,实现放大作用。再通过装载在底板上的一对螺杆调节回转调试杆端部摆动的弧长,通过螺杆螺距及螺杆的旋转运动进一步放大调节转向轮轴转过单位角度的弧长,实现微小角度的调节,提高调节精度,以回转调节螺杆自回转中心距调试端为25cm,微调螺杆螺距0.75mm为例,螺杆每旋转90°,螺杆径向移动0.1875mm,对应螺杆转过0.00075弧度,对应为0.043°,极大地提高了调试精度。
本发明第二目的是:记录每次调试位置,下一次调试在该次调试基础上继续进行,使调试有方向性,循序渐进。每次调试时,固定小车其他部件的相对位置,松开小车转向轮轴与转向轮的紧固连接,利用车底板上的孔与调试底板上的支撑凸台相配合的将小车放置在底板上,采用一对螺杆配合进行微调:用两个螺杆夹紧回转调试杆件定位,固定好轮轴与转向机构的相对位置后,将小车取下调试。继续调试时,可根据上次确定的位置,将螺杆往某一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夹紧回转调试杆件,使得调试杆转过一微小角度,再次松开小车转向轮轴,将小车重复上述调试步骤,使小车转向轮轴相对转向机构转过一微小角度,如此循环,调试若干次,即将小车调节得到需要的轨迹曲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此种调试机构及的使用效果图;
图2是等轴测爆炸示意图;
图3是调试底板装配图;
图4是回转调试杆件图;
图5是调试机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2,图2是等轴测爆炸示意图,调试底板上凸出三个小圆台,在小车底板上对应三个与之配合的圆孔,确保车身安装在底板上时,小车与底板无相对滑动。优选的,合理利用空间,使底板位于车身底部。
请参看图3,图3是调试底板装配图,调试底板包括:微调螺杆1,回转调试杆支撑台2,底板3,小车支撑凸台4,回转调试杆5。其中小车支撑凸台4与底板3固连,回转调试杆支撑台2与底板3固连,回转调试杆5和底板3铰接,回转调试杆5另一端放置在回转调试杆支撑台2上,并夹在两个微调螺杆1间,两螺杆轴线共线,对接,螺纹连接在回转调试杆支撑台2上。
请参看图4,图4是回转调试杆件图。回转调试杆件回转中心与转向轮轴共轴线,回转中心上开有U型卡槽,用于卡住转向轮轴。回转调试杆往轴心外延伸出一杆,杆端夹持在一对螺杆之间,杆的长度据所需的调试精度而定,通常在25cm左右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74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