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抛光机电机机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36421.X | 申请日: | 2015-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4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美青 |
| 主分类号: | H02K5/18 | 分类号: | H02K5/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61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抛光机 电机 机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抛光机,特别是一种抛光机电机机壳。
背景技术
抛光机是一种利用柔性抛光工具或磨料颗粒或者其他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修饰加工的设备,其在机械加工行业中运用十分广泛。
关于抛光机的相关文献较多,如中国专利文献记载着申请人之前申请的砂带抛光机(公告号:CN300834672)、重型抛光机(公告号:CN300965743),该抛光机的转轴与电机的主轴连为一体,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存在着电机散热效果差,电机容易烧毁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人曾提出了另一种结构的抛光机并申请了中国专利,文献名为一种砂带抛光机(授权公告号:CN202540094U),电机位于转轴的下方,电机主轴与转轴之间采用皮带传动,该结构的抛光机中电机使用寿命及稳定性有所提高;但存在着一些新的缺陷,如皮带更换麻烦的问题。
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提出更多能解决抛光机电机容易烧毁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抛光机电机机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出另一种也能解决抛光机电机容易烧毁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抛光机电机机壳包括呈圆管状的壳体和多条均位于壳体外侧面上的散热片,散热片呈环形,每条散热片均绕着壳体周向设置。
由于散热片呈周向设置,则相邻散热片之间的隔槽也呈周向设置。在作业过程中粉尘沉降在本电机机壳上,粉尘积聚一定量后会自然向下滑落,换言之粉尘不会堆积在隔槽内,有效地保证电机机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在上述的抛光机电机机壳中,所述壳体的底部外侧固连有两条呈条状且沿壳体轴向设置的支脚,支脚上开有螺栓孔。
在上述的抛光机电机机壳中,所述壳体顶部外侧固连有加强筋,加强筋沿壳体轴向设置;所有散热片均与加强筋固连。在顶部设置加强筋既能提高电机机壳的强度,又不会导致粉尘堆积。
在上述的抛光机电机机壳中,所述壳体的中部外侧固连有线控盒座。控制抛光机运行的控制电路便能直接安装在电机机壳上,使抛光机结构更简单。相对于现有的防爆电机,该电机机壳应用在抛光机中,充分利用抛光机电机后侧的空间,使抛光机结构更紧凑,外形更美观。
在上述的抛光机电机机壳中,电机机壳为一体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改进电机机壳结构,避免粉尘堆积在相邻散热片之间的隔槽内,进而实现解决抛光机电机容易烧毁的问题。本电机机壳尤其适合转轴与电机主轴连为一体的抛光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抛光机电机机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抛光机电机机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散热片;3、加强筋;4、支脚;4a、螺栓孔;5、线控盒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抛光机电机机壳为一体式结构。电机机壳包括壳体1、散热片2、加强筋3和支脚4。
壳体1呈圆管状,散热片2呈环形片状,散热片2绕着壳体1周向设置,换言之散热片2套设在壳体1外。散热片2的数量为多条,本说明书附图给出的散热片2数量为14条。散热片2平行且等距设置,相邻散热片2之间形成隔槽。
加强筋3位于壳体1顶部外侧,加强筋3的纵向线与壳体1轴线平行设置,所有散热片2均与加强筋3固连。
支脚4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支脚4对称设置,支脚4的纵向线与壳体1轴线平行设置,支脚4位于壳体1底部的外侧。支脚4上开有螺栓孔4a。壳体1的中部外侧固连有线控盒座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美青,未经陈美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64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三风扇全循环冷却风路系统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 下一篇:电机刷架的装配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