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6264.2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2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辉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吕静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发电机,属于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发电方法包括利用水力势能,煤炭、石油等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原子核能转化为电能等多种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发电的新思路,是一种无辐射、无污染、无泄漏、基本不消耗资源、零排放的新型发电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种结构的新型发电机,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密闭的与大地绝缘的导电壳体、N套电子轰击/撞击装置,N为≥1的整数,所述每套电子轰击/撞击装置包括电源以及固定在导电壳体上并与导电壳体绝缘的一对放电电极,两个放电电极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该距离能够使电子从一个放电电极移动到另一个放电电极,电源的其中一个输出端与一个放电电极连接,电源的另一个输出端与另一个放电电极连接,所述电源的输出电流可调或者输出电压可调;所述导电壳体上还设置有充气口,所述导电壳体内充满了在电子轰击/撞击下能够发生可逆反应或循环反应的至少一种气体。
第一种结构的新型发电机,气体为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或者水蒸气,或者硫化氢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或者二氧化硫和水蒸气,或者氢气和卤气的混合气体,或者卤化氢气体,或者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或者氨气,或者NxOy气体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或者NxOy气体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或者NxOy气体和氢气气的混合气体,或者NxOy气体,或者上述几种混合气体的混合。
第一种结构的新型发电机,电子轰击/撞击装置还包括硅堆二极管,硅堆二极管使电子只能从电源方向流向放电电极。硅堆二极管可以设置在电源与放电电极之间,也可以设置在电源内部。
第一种结构的新型发电机,一对放电电极为一对放电针或者一个火花塞。放电电极的材料为导体或者半导体。
第一种结构的新型发电机,所述电子俘获件为金属壳体内均匀分布的导电网或者为位于绝缘壳体内的金属内壳或者导电网与金属内壳的联合体,电子俘获件与金属壳体电连接。所述导电网优选不锈钢网。
第一种结构的新型发电机,所述新型发电机还包括自动冲气机,自动冲气机与导电壳体上的充气口连接。
第一种结构的新型发电机,所述导电壳体上还设置有排气口或者排水口。
第一种结构的新型发电机,所述导电壳体上还设置有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表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种结构的新型发电机,所述导电壳体优选为不锈钢壳体。
第二种结构的新型发电机,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密闭的绝缘壳体、N套电子轰击/撞击装置以及设置在绝缘壳体内的电子俘获件,N为≥1的整数,所述每套电子轰击/撞击装置包括电源和一对放电电极,放电电极固定在绝缘壳体上,两个放电电极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该距离能够使电子从一个放电电极移动到另一个放电电极,电源的其中一个输出端与一个放电电极连接,电源的另一个输出端与另一个放电电极连接,所述电源的输出电流可调或者输出电压可调;所述绝缘壳体上还设置有充气口以及与电子俘获件电连接的电流输出端口,所述绝缘壳体内充满了在电子轰击/撞击下能够发生可逆反应或循环反应的至少一种气体。
第二种结构的新型发电机,气体为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或者水蒸气,或者硫化氢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或者二氧化硫和水蒸气,或者氢气和卤气的混合气体,或者卤化氢气体,或者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或者氨气,或者NxOy气体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或者NxOy气体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或者NxOy气体和氢气气的混合气体,或者NxOy气体,或者上述几种混合气体的混合。
第二种结构的新型发电机,电子轰击/撞击装置还包括硅堆二极管,硅堆二极管使电子只能从电源方向流向放电电极。硅堆二极管可以设置在电源与放电电极之间,也可以设置在电源内部。
第二种结构的新型发电机,一对放电电极为一对放电针或者一个火花塞。放电电极的材料为导体或者半导体。
第二种结构的新型发电机,电子俘获件为绝缘壳体内均匀分布的导电网或者为位于绝缘壳体内的金属内壳或者导电网与金属内壳的联合体。所述导电网优选不锈钢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辉,未经王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62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抱闸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具有驱动保护功能的单相全桥逆变主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