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端底部曝气可反冲洗人工湿地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6211.0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0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良杰;刘彤;曹元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大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端 底部 曝气可反 冲洗 人工 湿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前端底部曝气可反冲洗人工湿地。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二级处理技术相比,人工湿地具有建设运行成本低,耗能少,出水水质好, 运行维护方便,系统配置可塑性强,对负荷变化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有机物、营养物质去除能力以及生态环境效益显著并可美化环境, 实现废水资源化等特点,正在被广泛用于处理多种类型的废水,如生活污水、酸性矿山排水、农业废水、城市暴雨、城乡景观水、石油产业废水和富营养化水体。
可人工湿地存在明显的不足,运行一段时间后,易于堵塞,而且堵塞主要发生在湿地的前端。人工湿地在处理有机物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但因人工湿地内部的好氧环境差,缺少适合硝化菌生长的环境,因此人工湿地的脱氮能力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端底部曝气可反冲洗人工湿地,用曝气的方式增强硝化效果,而且曝气可使堵塞物悬浮易于被冲走。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常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前端底部设置曝气装置,同时采用一定的粒径级配以减短湿地前端堵塞的距离,进水端采用穿孔墙,出水端采用穿孔墙或穿孔管,反冲洗进水装置可直接采用出水端的穿孔墙或穿孔管,也可单独设置反冲洗装置。人工湿地的前端对于长度小于15m的湿地,取湿地的前三分之一段,对于长度大于15m的湿地,取湿地的前四分之一段。设有曝气装置的前端基质粒径要比后端的基质粒径小。当湿地长度小于15m时,可不设置单独的反冲洗装置,当湿地长度大于15m时,要设置单独的反冲装置,且反冲洗装置设在曝气区的末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前端底部曝气,能提高人工湿地的处理能力,特别是对氮的去除。
(2)前端底部曝气,可以使堵塞物悬浮于水中,反冲洗时易于被冲走,能解决人工湿地的堵塞问题。
(3)前端粒径小,可减短堵塞的距离,缩短曝气区域,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人工湿地正视图。
图2为人工湿地俯视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进水渠;2进水穿孔墙;3进水阀门;4大粒径均匀布水区;5出水阀门;6大粒径均匀集水区;7出水穿孔墙;8出水渠;9冲洗出水阀门;10可旋转弯头;11曝气段小粒径基质区;12大粒径基质区;13底部曝气管;14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操作分为两个主要过程:一是污水处理过程;二是冲洗过程。
污水处理时,打开进水阀门3和出水阀门5,调节可旋转弯头10使湿地内液面调整到想要的高度,关闭冲洗出水阀门9。污水经进水阀门3,进入进水渠1,然后经进水穿孔墙2进入湿地基质床内,再依次经过大粒径均匀布水区4、曝气段小粒径基质区11、大粒径基质区12、大粒径均匀集水区6,污水流经湿地基质床后,经出水穿孔墙7,进入出水渠8,最后由出水阀门5排出。若想提高脱氮效果,可根据需求,在进水过程中开启鼓风机14,通过底部曝气管13为湿地进行曝气。
冲洗时,关闭进水阀门3,打开冲洗出水阀门9和出水阀门5。冲洗水经出水阀门5进入出水渠8由出水穿孔墙7均匀布水后进入湿地床层,同时开启鼓风机14,通过底部曝气管13为湿地进行曝气,将湿地中的堵塞物悬浮起来,冲洗水经进水穿孔墙2进入进水渠1,由冲洗出水阀门9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6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