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图钉起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5761.0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4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 |
主分类号: | B25C11/00 | 分类号: | B25C1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33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图钉 起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图钉起钉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起钉器一般只能起出订书钉,起钉器的两个槽形口设置为弯钩形形状,通过起钉弯钩的压紧协同作用,把订书钉从书籍中取出。这种起钉器对图钉的起出非常困难,因为起钉器无法夹持住图钉,让图钉从墙壁上拔出。而市场上的产品中没有一种专门用作起出图钉的工具,并能方便、快捷地取出图钉,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拔出图钉功能的图钉起钉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图钉起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主体,主体顶部开口,主体底部设有与主体轴线垂直的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U形缺口,所述的缺口设在底板与主体相连的位置上,所述的缺口内设有U形起钉翼,所述的起钉翼包括了两个起钉部和连接两个起钉部的连接部,且所述的起钉部至连接部呈楔形,所述的连接部朝向主体顶部的一侧与底板内侧面平齐,还包括起钉片,所述的起钉片呈T形结构,包括固定部、按压部和尖部,所述起钉片通过固定部固定在主体内壁上,所述的按压部和尖部均与固定部连接并分别朝向主体顶部和主体底部,所述的尖部具有远离固定部的尖牙,且尖部呈弯曲状并使尖牙朝向连接部设置,且尖牙高度低于底板内侧面的高度。
当需要拔起图钉时,将图钉的钉帽沿着起钉部进入到连接部上,之后被起钉片的尖部卡在连接部上,之后施力将图钉向上拔起即可,拔起后的图钉自然落在主体内,从主体顶部取出;当起钉发生困难,或者操作一半不想起钉时,只需要用手指按压按压部,即可通过固定部使尖部翘起,图钉从连接部反向退回到起钉部即可。
在上述的一种图钉起钉器中,所述的按压部上设有用于手指挤压的凹陷。
设置凹陷便于用手指按压。
在上述的一种图钉起钉器中,所述的主体内壁上设有加强凸起,所述的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的凸起上。
设置凸起起到了加强起钉片的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图钉起钉器中,所述的按压部和尖部呈片状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图钉起钉器中,所述的起钉翼和起钉片为金属材质。
在上述的一种图钉起钉器中,所述的按压部和尖部平滑过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当需要拔起图钉时,将图钉的钉帽沿着起钉部进入到连接部上,之后被起钉片的尖部卡在连接部上,之后施力将图钉向上拔起即可,拔起后的图钉自然落在主体内,从主体顶部取出;当起钉发生困难,或者操作一半不想起钉时,只需要用手指按压按压部,即可通过固定部使尖部翘起,图钉从连接部反向退回到起钉部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起钉器主视剖视图。
图2是本起钉器侧视图。
图3是本起钉器俯视图。
图4是本起钉器仰视图。
图中,
1、主体;11、凸起;
2、底板;21、缺口;
3、起钉翼;31、起钉部;32、连接部;
4、起钉片;41、固定部;42、按压部;43、凹陷;44、尖部;45、尖牙;
5、图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图钉起钉器,包括圆筒状主体1,主体1顶部开口,主体1底部设有与主体1轴线垂直的底板2,底板2上设有U形缺口21,缺口21设在底板2与主体1相连的位置上,缺口21内设有U形起钉翼3,起钉翼3包括了两个起钉部31和连接两个起钉部31的连接部32,且起钉部31至连接部32呈楔形,连接部32朝向主体1顶部的一侧与底板2内侧面平齐,还包括起钉片4,起钉片4呈T形结构,包括固定部41、按压部42和尖部44,起钉片4通过固定部41固定在主体1内壁上,按压部42和尖部44均与固定部41连接并分别朝向主体1顶部和主体1底部,尖部44具有远离固定部41的尖牙45,且尖部44呈弯曲状并使尖牙45朝向连接部32设置,且尖牙45高度低于底板2内侧面的高度。
进一步的,按压部42上设有用于手指挤压的凹陷43。主体1内壁上设有加强凸起11,固定部41固定在凸起11上。按压部42和尖部44呈片状结构。起钉翼3和起钉片4为金属材质。按压部42和尖部44平滑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未经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5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路板检测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锤钉护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