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的层间防护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5711.2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0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野泽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陈英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层间防 护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梯的层间防护封板。
背景技术
通常,在电梯的候梯厅,以从候梯厅开口部的地面朝井道内突出的方式安装有作为厅门(halldoor)地坎的门厅地坎(hallsill)。在轿厢的出入口也安装有用于使轿厢门顺畅开闭的轿厢地坎(carsill)。在轿厢停靠在候梯厅的状态下,门厅地坎与轿厢地坎之间不会产生空隙。
另一方面,在候梯厅的各楼层地板之间,井道的候梯厅一侧的壁面与轿厢的轿厢地坎之间存在空隙。如果该空隙较大,当轿厢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在楼层地板之间的情况下,门万一打开,就有可能导致乘客坠落。因此,法规规定,使用被称作层间防护封板(fasciaplate)的封板填补该空隙,以使空隙小于等于规定距离。
以往,为了在停层的间隔较宽的井道内设置层间防护封板,需要在井道的壁面上安装角铁部件等支承件。角铁部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井道的壁面上。层间防护封板通过角铁部件进行支承,以使该层间防护封板与轿厢地坎之间的距离保持为规定的距离。作为涉及这种层间防护封板的安装结构的现有技术,例如能够举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层间防护封板。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602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设置层间防护封板时,将层间防护封板与轿厢地坎之间的距离保持为规定的一定距离是很重要的。
但是,根据井道的构造等建筑物的状况,为了将层间防护封板与轿厢地坎之间的距离设置成合适的距离,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调整。
以往,在角铁部件与层间防护封板之间放置垫片以进行调整,但是,该作业是在井道内进行的复杂的高空作业,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实施,且调整比较费时。
另外,在将层间防护封板安装到井道壁上的施工中,会进行将地脚螺栓安装到壁面上的螺栓敲击作业、和用于将角铁部件安装到地脚螺栓上的焊接作业。
在螺栓敲击作业中会产生噪音,在焊接作业中会伴有火花飞散的动火作业。在现有建筑物中进行电梯的改建施工中,设置层间防护封板时,螺栓敲击作业会给周围带来噪音,在焊接作业中存在着会产生火花的安全性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层间防护封板,其能够消除所述现有技术所涉及的问题点,可容易地进行层间防护封板的设置而与井道的构造等状况无关,并且,能够高效且安全地进行设置而无需进行螺栓敲击作业和焊接作业。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梯的层间防护封板,以填补建筑物的候梯厅一侧的壁面与轿厢地坎前端之间的空隙的方式沿着所述候梯厅的壁面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防护封板固定在托架上,该托架呈字形,端部分别连接在轿厢导轨上,且具有与所述候梯厅一侧的壁面平行的层间防护封板固定面。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梯的层间防护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臂部,分别固定在所述轿厢导轨上;以及封板固定部,连接在所述臂部的前端部,具有所述层间防护封板固定面;通过所述臂部的长度确定层间防护封板与所述轿厢地坎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梯的层间防护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能够借助用于夹持轿厢导轨的金属配件而固定在所述轿厢导轨上的任意位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梯的层间防护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兼用作用于将井道设备安装在井道内的托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梯的层间防护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兼用作横向防护装置,当由于长周期地震而导致限速器绳索摇摆时,所述横向防护装置防止该限速器绳索挂到所述井道设备上。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了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层间防护封板的、电梯的井道的概要图。
图2是从井道上方观察基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层间防护封板的设置状况的图。
图3是从井道上方观察基于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层间防护封板的设置状况的图。
图4是从井道的宽度方向观察基于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层间防护封板的设置状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的层间防护封板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使用了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层间防护封板的、电梯的井道的概要图。在该图1中,附图标记10表示井道,附图标记11表示轿厢导轨。附图标记12表示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电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电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57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轿厢
- 下一篇:一种煤矿井下采空区顶板的支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