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备微球的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5006.2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3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峰;许杰;廖晓玲;杨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J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微流控 芯片 | ||
1.一种制备微球的微流控芯片,其主要由芯片体(1),冷却芯片(12)和挥发排气芯片(14)复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在长方形的芯片体(1)的一个边角加工有一个进样孔A(3)和一个进样孔B(5),进样孔A(3)连接的10mm长的平直管道平行于芯片体(1)的长边,进样孔B(5)连接的10mm长的平直管道平行于芯片体(1)的短边,两管道相互垂直交汇在T形管道混合口一(4);交汇后的管道在平行于芯片体(1)的长边、依旧保持20mm长的平直后,向芯片体(1)另一侧的长边拐弯,连接平行于芯片体(1)长边的、整体呈U字形的双条V型混合管道一(2);在芯片体(1)另一侧长边处的双条V型混合管道一(2)的末端,连接一条垂直于芯片体(1)长边的单条V型混合管道,单条V型混合管道的另一端在进样孔A(3)和进样孔B(5)所在的芯片体(1)长边一侧;单条V型混合管道随后连接一条平直通道,该条平直通道朝向样孔A(3)和一个进样孔B(5)对应的芯片体(1)的另一端头;在平直通道的一侧10mm的地方加工有进样孔C(7),并且平直通道与进样孔C(7)连接的10mm长的平直管道相互垂直,且交汇于T形管道混合口二(8),交汇后的管道在平行于芯片体(1)的长边、依旧保持20mm长的平直后,拐弯连接垂直于芯片体(1)长边的、整体呈U字形的双条V型混合管道二(9);双条V型混合管道二(9)连接一个呈圆形的冷却双U型管道(11),冷却双U型管道(11)出口通过一条垂直芯片体(1)长边的直通道,与在冷却双U型管道(11)一侧的定型收集池(16)相通,定型收集池(16)正对直通道进口处有一出口通道连接芯片体(1)上的出口(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微球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混合管道的V字开口角度为30°~ 60°,边长3-5mm,V字交替颠倒连接呈波浪形;双条V型混合管道二(9),在其所在区域的芯片体(1)下方的芯片载体上粘贴有长方形的加热片;所述冷却双U型管道(11),在其所在区域的芯片体(1)上方密闭粘合有一个矩形的冷却芯片(12),冷却芯片(12)呈下凹形,与芯片体(1)之间形成一个冷水储腔;冷却芯片(12)的表面上加工安装有冷却水进出管(13);在冷却芯片(12)的冷水储腔下面、冷却双U型管道(11)所在区域的芯片体(1)的表面,加工有t mm深的倒圆台形冷却坑(21),冷却坑(21)的深度t,与芯片体(1)在冷却双U型管道(11)之上的厚度T,有t = 1/2~3/4 T 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微球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收集池(16),在其所在区域的芯片体(1)上方密闭粘合有一个矩形的挥发排气芯片(14),挥发排气芯片(14)呈下凹形,与芯片体(1)之间形成一个排气空腔(20);挥发排气芯片(14)的表面上,矩形两侧各加工安装有5-10个通气管(17),其余表面并列加工有20个以上的挥发排气孔(18);在挥发排气芯片(14)的排气空腔(20)下面、定型收集池(16)所在区域的芯片体(1)表面,加工安装有定型收集池排气管(19)连通定型收集池(16);定型收集池排气管(19)伸出芯片体(1)表面的高度d,与排气空腔(20)的高度H,d = 1/2 H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科技学院;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50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