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冲洗袋式过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34975.6 | 申请日: | 2015-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2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德思源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9/56 | 分类号: | B01D29/56;B01D29/27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刘闻铎 |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洗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可冲洗袋式过滤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可冲洗袋式过滤器如图2所示,进水口在上面,一层固定在内壁上的钢网,一层滤袋,滤袋靠卡箍安装在钢网上,出水口在下面。过滤过程靠水的重力进行过滤。使用时需要频繁更换或拆卸滤袋,可冲洗,无法排污,步骤繁琐,使用非常不方便,滤袋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不需经常更换滤袋,过滤过程借助水的溢流过滤的可冲洗袋式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冲洗袋式过滤器,包括过滤室和过滤层,过滤层固定设置在过滤室内且将过滤室分成上下两部分,过滤室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关键是:所述的过滤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钢网层、滤袋层和第二钢网层,第一钢网层、滤袋层和第二钢网层的形状都为开口向下的桶体结构,所述的进水口设置在过滤室的下部,出水口设置在过滤室的上部。
所述的过滤室底部设置有集渣腔室,集渣腔室的底端设置有排污口。
所述的过滤室下端设置有支撑座。
所述的滤袋层和第二钢网层都借助卡箍固定在第一钢网层上。
所述的第一钢网层和第二钢网层都设置有滤孔。
所述的集渣腔室为开口向上的封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替换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过滤过程改进为靠水的溢流方式过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装置还设置有用于排放杂质的集渣腔室,不需要经常更换滤袋,只需打开排污口阀门即可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改进前可冲洗袋式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是过滤室,2是进水口,3是出水口,4是第一钢网层,5是第二钢网层,6是滤袋层,7是集渣腔室,8是排污口,9是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可冲洗袋式过滤器,包括过滤室1和过滤层,过滤层固定设置在过滤室1内且将过滤室1分成上下两部分,过滤室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关键是:所述的过滤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钢网层4、滤袋层6和第二钢网层5,第一钢网层4和第二钢网层5可以将滤袋层6整体固定,所述的第一钢网层4和第二钢网层5都设置有滤孔,第一钢网层4、滤袋层6和第二钢网层5的形状都为开口向下的桶体结构,所述的滤袋层6和第二钢网层5都借助卡箍固定在第一钢网层4上,所述的进水口2设置在过滤室1的下部,出水口3设置在过滤室1的上部,该过滤过程靠水的溢流方式过滤,所述的过滤室1底部设置有集渣腔室7,所述的集渣腔室7为开口向上的封头结构,集渣腔室7的底端设置有排污口8,只需定期进行排污即可,大大减少了滤袋的拆卸与更换的繁琐过程。所述的过滤室1下端设置有支撑座9,使可冲洗袋式过滤器更加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德思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沃德思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49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