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生物菌群母液培殖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4460.6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4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蔡勤丰;李传伟;李升;柳楠;何学顺;杨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高新区晟泰环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丁德轩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母液 发生器 | ||
1.微生物菌群母液培殖发生器,包括微生物发生箱、生物填料仓、生物填料、进水装置、排渣装置和自动控制装置,微生物发生箱的内腔底部设有沉渣收集仓,微生物发生箱的上部设有菌群母液排出口,生物填料仓安装在微生物发生箱的内腔中并处于沉渣收集仓上方,生物填料充填在生物填料仓中,进水装置和排渣装置分别安装在微生物发生箱的外侧壁上,其特征是:还包括水气同步切割配送装置;水气同步切割配送装置包括增氧装置、配水箱、供水管、供气管、水气混合仓和布气盘管,布气盘管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水气混合仓设置在所述微生物发生箱的内腔中并处于生物填料仓与沉渣收集仓之间,水气混合仓通过底部设有与沉渣收集仓相通的沉渣口,布气盘管安装在水气混合仓中;增氧装置和配水箱均安装在微生物发生箱的上部;供水管和供气管均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所述微生物发生箱中;供水管的上端与配水箱相通连接,供水管的下端与水气混合仓相通连接;供气管的上端与增氧装置连接,供气管的下端与布气盘管相通连接;水气混合仓的顶壁开设有多个喷射口,水气混合仓的顶壁及多个喷射口构成水气切割盘;进水装置与配水箱相通连接;排渣装置与沉渣收集仓相通连接;自动控制装置与微生物发生箱分体安装,自动控制装置与进水装置、排渣装置、增氧装置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群母液培殖发生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止回阀、内循环管和开设有多个水流喷射孔的管道架,各个水流喷射孔在管道架上均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排列;所述排渣装置包括排渣管和排渣泵,排渣管的一端与沉渣收集仓连接;排渣泵与排渣管连接;止回阀安装在排渣管的另一端;管道架处于所述生物填料仓中;内循环管的一端与排渣管连接,内循环管的另一端与管道架相通连接;生物填料仓、沉渣收集仓、排渣管、排渣泵、止回阀、内循环管和管道架构成水流内循环系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菌群母液培殖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水流喷射孔的横截面自内向外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生物菌群母液培殖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配水箱为环形配水仓,环形配水仓沿周向安装在所述微生物发生箱的上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生物菌群母液培殖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增氧装置包括第一增氧泵和第二增氧泵,第一增氧泵、第二增氧泵分别与所述供气管的上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生物菌群母液培殖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喷射口的横截面自下向上逐渐减小。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生物菌群母液培殖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生物填料仓包括圆筒形外仓和圆筒形内仓,圆筒形内仓处于圆筒形外仓中,并且圆筒形内仓中生物填料的高度低于圆筒形外仓中生物填料的高度。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生物菌群母液培殖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生物填料包括内筒、外筒、至少一块隔板和多条挂膜条;内筒处于外筒中,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夹层腔体;内筒与外筒通过隔板连接,隔板穿过内筒的内腔与夹层腔体,并且隔板与内筒的中心轴线相平行;多条挂膜条设置在外筒的外壁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生物菌群母液培殖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隔板的数量为两块,所述内筒与外筒同轴设置,两块隔板呈十字形设置并且均通过内筒中心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高新区晟泰环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汕头高新区晟泰环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44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程硝化反硝化一体化ABR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