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理教学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4000.3 | 申请日: | 2015-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8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田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素海 |
主分类号: | G09B23/10 | 分类号: | G09B23/1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7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理 教学 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育或演示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理教学用具。
背景技术
在物理中,很多物理公式枯燥乏味,而且不便于记忆,学生在学习起来更是不感兴趣。教具作为一种模型,一种工具,可以很好的调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在物理学中,位于斜坡上的物体受到自身重力和斜面对物理的法向支撑力以及摩擦力的作用,物体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做加速运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倾斜角度可调的主要用于讲解物体在斜面受力情况的组合式物理教学用具,提高了教学质量。
本实用型新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物理教学用具,包括底座和角度测量仪,角度测量仪设置在底座的一端;底座下方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滚轮装置,滚轮装置通过转轴固定在凹槽内的一端;底座上方设有主杆,主杆通过转轴连接在角度测量仪的原点处,主杆上面设有插槽,插槽的方向垂直与主杆,主杆的下面插槽对应位置设有挂杆,物理教学用具还包括辅杆-I、辅杆-II和连接绳,辅杆-I一端插入插槽内,辅杆-II一端设有挂钩-II,挂钩-II的大小与挂杆相匹配,连接绳一端设有挂钩-I,挂钩-I的大小与挂杆相匹配,连接绳的另一端设有实心球。
主杆,辅杆-I和辅杆-II上设有刻度,方便讲解物体在倾斜面上的受力情况。
设置在主杆上插槽和挂杆的数量为2~20个,这样就可以讲解物体处于主杆不同位置处的受力情况。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旋转主杆让其停留在预设角度处,将实验物体放置在主杆的插槽一侧,然后选择合适的辅杆-I和辅杆-II,将辅杆-I插在插槽,辅杆-I垂直于主杆,将辅杆-II通过挂钩-II挂在辅杆-I所在插槽下方的挂杆上,此时辅杆-II由于重力作用自然下垂,主杆、辅杆-I和辅杆-II上设有刻度线,如此就可以直观的分析物体在倾斜面上的受力情况。若直接旋转主杆让其停留在预设角度处,将隐藏在底座凹槽内的滚轮装置取出,在挂杆处通过挂钩-I悬挂连接绳,然后用手将实心球沿滚轮装置滚动方向推到一定高度后松手,实心球在重力和惯性作用下左右摇摆,将带动底座左右运动;当实心球静止时,底座回到原位,可以讲解能量守恒定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主杆倾斜角度可调,可用于讲解物体斜面受力情况以及能量守恒定律,便于学生观察和老师讲解,提高了教学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角度测量仪,3、滚轮装置,4、凹槽,5、辅杆-I,6、辅杆-II,7、主杆,8、实心球,9、连接绳,10、挂钩-I,11、挂钩-II,12、挂杆,13、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物理教学用具,包括底座1和角度测量仪2,角度测量仪2设置在底座1的一端;底座1下方设有凹槽4,凹槽4内设有滚轮装置3,滚轮装置3通过转轴固定在凹槽4内的一端;底座1上方设有主杆7,主杆7通过转轴连接在角度测量仪2的原点处,主杆7上面设有插槽13,插槽13方向垂直于主杆7,主杆7的下面插槽13对应位置设有挂杆12,物理教学用具还包括辅杆-I5、辅杆-II6和连接绳9,辅杆-I5一端插入插槽13内,辅杆-II6一端设有挂钩-II 11,挂钩-II 11的大小与挂杆12相匹配,连接绳9一端设有挂钩-I 10,挂钩-I 10的大小与挂杆12相匹配,连接绳9另一端设有实心球8。
主杆7,辅杆-I5和辅杆-II6上设有刻度,方便讲解物体在倾斜面上的受力情况。
设置在主杆7上插槽13和挂杆12的数量为2~20个,这样就可以讲解物体处于主杆7不同位置处的受力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素海;,未经田素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40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