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内饰件载体和汽车内饰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2254.1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7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纪尧姆·巴斯坎;莉迪亚·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吉亚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德国哈***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内饰件 载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载体和汽车内饰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有不同的汽车内饰件载体。由于塑料提供了良好的力学特性与相对轻的重量,汽车内饰件载体主要由塑料形成。通常以纤维增强的方式设计该载体,以提高力学特性。为此,载体可以含有由载体的塑料浸渍的例如纤维非织物(羊毛)。
尽管由此已经可以生产出充分稳定的载体,但是考虑到纤维非织物的适当大的厚度,为此需要相对厚的并且重的非织物。这样就不期望地增加了载体的表面重量并且还产生更高的材料成本。然而,汽车重量的减少是期望的,尤其是关于机动车辆的燃料消耗的越来越显著的减少。
此外,从飞机技术的领域可以得知包括织物增强材料的载体。尽管如果使用编织织物增强载体代替非织物增强的载体可以减少重量,然而编织织物作为起始原料太昂贵了,这样用于陆上交通工具的汽车内饰件的载体的增强材料没有任何意义。编织织物增强的载体仅用于飞机是有优势的,因为对于飞机来说,重量对燃料消耗和飞机上其余吸收力的组件的设计的影响被认为是重要得多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汽车内饰件载体,其具有减小的表面重量。
该目的是由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以及由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汽车内饰件和方法实现的。从属权利要求中指出了进一步的有利的开发和设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载体包括第一层、第二层以及热塑性材料。
该第一层是由被挤压的纤维垫子形成,其包括随机取向的纤维。“随机 取向”要理解为,在该第一层的平面内纤维以随机的方向延伸。每个单独的纤维的方向(或位于该第一层的平面中的方向分量)是随机的,并且不同纤维的方向彼此不相关,即位于该第一层的表面平面的纤维的方向向量的一部分,整体上对于第一层的所有纤维是统计分布的。该纤维也可以沿具有正交于所述表面平面的方向分量的方向延伸,但这个方向分量基本上是相对小的。
第二层包括定向纤维,即该纤维在一个或多个优选的方向上延伸。热塑性材料尤其可以渗透第一和第二层,并且将这些层彼此连接并连接到另一层中的纤维。
第一层的表面重量可以占第二层的表面重量的至少50%。这意味着第一层本身显著地有助于增强。特别地,由此第一层至少非独占地用于防止以多辅层形式形成的第二层中的一些辅层相对于彼此滑动。
该载体的表面重量可以小于1400g/m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载体的表面重量小于1200g/m2或甚至小于1000g/m2。传统的仅由非织物增强的载体无法在实现这种低的表面重量的同时,满足汽车内饰的最低标准设置的力学特性。
该载体的厚度(即,其沿正交于所述层的表面平面的方向的延展)可以为,例如小于2mm。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厚度甚至小于1.5mm,小于1.2mm或小于1mm。
该载体能够承受而不被损坏的最大拉伸应力可以为,例如至少10N/mm2。优选地,该最大拉伸应力为至少20N/mm2或至少30N/mm2。在发生不可逆变形(即损坏)之前达到的该载体的最大延展优选为大于0.5%或甚至大于1.2%。载体的拉伸模量可以为,例如大于1000MPa或甚至大于3500MPa。最大延展、最大拉伸应力和拉伸模量可以根据DIN EN ISO 527-4确定,并且每个都涉及作用在载体表面方向内的力的作用。
聚丙烯可以用作热塑性材料,其价格低廉并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当然,用于载体的并且由现有技术已知的大多数其他热塑性塑料可以用作载体的热塑性材料。不同热塑性塑料之间的混合物也可以用作载体的热塑性材料。热塑性材料和/或第一和/或第二层的纤维可以以不透明的方式设计。因此,载体整体上可以为对可见光不透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吉亚内饰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佛吉亚内饰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2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