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输送工字型模块的进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1730.8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4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斌;高敏杰;林凯;戴玭;张海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9/06 | 分类号: | B65G59/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输送 工字型 模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输送工字型模块的进样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工字型模块是指纵截面呈“工”的条形模块,例如在防水卷材性能检测时经常用到,但是,由于其形状的特殊性,同时还要能够满足逐个平稳的进料需求,市场也出现一些全自动进样的装置,但其成本非常高(比较昂贵),若采用人工进样,其操作强度大,一旦出现断料,会影响检测设备的正常运行程序,给实际的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输送工字型模块的进样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输送工字型模块的进样装置,其包括沿着竖直方向设有工字型模块放置空腔的置样模块,多个工字型模块的上、下表面依叠次设在置样模块内,置样模块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进样装置还包括位于置样模块的左侧或右侧用于将位于置样模块最底部的工字型模块自第一缺口或第二缺口沿着水平方向推出的推送模块、在工字型模块出料的第一缺口或第二缺口处设有沿着推送模块运行方向一致的导向模块、以及用于驱动推送模块沿着水平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当推送模块将位于置样模块最下端一个工字型模块推送后,推送模块阻止其他工字型模块在空腔内自由下落,直到推送模块退回初始状态,工字型模块在自重的作用下沿着空腔的设置方向向下滑落,从而完成一个工字型模块进样过程。
优选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高度大于或等于一个工字型模块的厚度、且小于两个工字型模块的厚度之和。
优选地,导向模块包括位于工字型模块出料的第一缺口或第二缺口两侧且一端部固定设置在置样模块上两个导向杆,该导向杆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工字型模块自第一缺口或第二缺口出料时,导向杆伸入工字型模块内部并将工字型模块的架起,推送模块上设有避让缺口,当推送模块将完全将工字型模块自第一缺口或第二缺口推出时,导向杆位于避让缺口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推送模块沿着水平方向延伸,且与工字型模块的形状相同且纵截面的截面积相等。
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油缸和由油缸驱动并且沿着水平方向伸缩的伸缩杆,推送模块固定设置在伸缩杆的顶推端部。
此外,进样装置还包括供推送模块和工字型模块滑动的轨道。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化的实现工字型模块的逐个平稳的进样,同时,结构简单、实施方便、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工字型模块进样装置的主视示意图(未送样时);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工字型模块进样装置的主视示意图(送样时);
其中:1、置样模块;10、第一缺口;11、第二缺口;2、推送模块;20、避让缺口;3、导向模块;30、导向杆;4、驱动机构;5、工字型模块;6、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用于输送工字型模块的进样装置,其包括竖直设置的置样模块1、推送模块2、导向模块3、以及用于驱动推送模块2沿着水平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4。
置样模块1上沿着竖直方向设有工字型模块5放置空腔,多个工字型模块5的上、下表面依叠次设在置样模块1内。同时,在置样模块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缺口10和第二缺口11。
进一步的,第一缺口10和第二缺口1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一个工字型模块5的厚度、且小于两个工字型模块5的厚度之和。
导向模块3包括位于工字型模块5出料的第一缺口10或第二缺口11两侧且一端部固定设置在置样模块1上两个导向杆30,该导向杆30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工字型模块5自第一缺口10或第二缺口11出料时,导向杆30伸入工字型模块5内部并将工字型模块5的架起。推送模块2上设有还是避让缺口20,当推送模块2将完全将工字型模块5自第一缺口10或第二缺口11推出时,导向杆30位于避让缺口2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17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有机硅翻料输送装置
- 下一篇:零件包装膜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