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雾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31085.X | 申请日: | 2015-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9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华;应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5/06 | 分类号: | B01D4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脱硫塔中的除雾器。
背景技术
在湿法脱硫,吸收塔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粒径为10--60微米的“雾”,“雾” 不仅含有水分,它还溶有硫酸、硫酸盐、二氧化硫等,同时也造成风机、热交换器及烟道的玷污和严重腐蚀,因此,湿法脱硫工艺上对吸收设备提出除雾的要求,被净化的气体在离开吸收塔之前要除雾,而在脱硫塔中,除雾这一步骤都依靠除雾器完成。
除雾器除雾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改变气体的流向,气体流向改变时,气体中的“雾”由于惯性的作用会碰撞叶片的表面,从而吸附在叶片上。由此可见,除雾器改变气流的方向角度越大,除雾效果就越好,但是一旦除雾器的改变气流的方向角度越大,也就越容易发生堵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除雾器,能够有效大大增强除雾效果 且不会发生堵塞。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除雾器,包括多块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横截面呈一个横放的s形,所述折流板形成一个具有朝上开口的第一凹槽和朝下开口的第二凹槽,前一个所述折流板的第二凹槽插入后一个折流板的第一凹槽内,所述折流板的一端高于另一端,还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折流板,所述固定柱的两端固定在塔体内壁上。气流经过除雾器时,经过两次180°的转弯,气流角度改变比较大,除雾效果好。另外由于折流板的一端高于另一端,喷淋管冲刷时的水流能够从较低的一端流出,因此也不存在堵塞的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折流板每个转折处都为直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气流经过除雾器时,经过两次180°的转弯,气流角度改变比较大,除雾效果好。另外由于折流板的一端高于另一端,喷淋管冲刷时的水流能够从较低的一端流出,因此也不存在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3:一种除雾器,包括多块折流板1和固定柱2,折流板1的横截面呈一个横放的s形,折流板1每个转折处都为直角。折流板1形成一个具有朝上开口的第一凹槽11和朝下开口的第二凹槽12,前一个折流板1的第二凹槽12插入后一个折流板1的第一凹槽11内,折流板1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固定柱2中空,固定柱2穿过所有的折流板1,将所有的折流板1串联成一个整体,固定柱2的两端固定在塔体3的内壁上,将折流板1固定在脱硫塔上。为了折流板固定的可靠,折流板上可以穿设有多根固定柱2。运用这种固定方式以后,除雾器下方就无需再设置固定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宏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10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多管螺旋除雾除尘装置
- 下一篇:净水器的进出水元件与座体的组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