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面材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9464.5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8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林秉正;高奇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511 | 分类号: | A61F13/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面材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常见产品的表层材料采用热风无纺布或是将热风无纺布进行热压成平面图案后直接覆盖于产品表面,作为直接接触消费者皮肤用片材。目前,按照这种加工方法,皮肤直接接触尿裤的表面,如果尿液直接接触皮肤表面,造成皮肤潮湿、红疹等不适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形成立体面材的立体面材成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面材成型装置,包括机架、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的凹辊、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的凸辊、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的两个光辊,所述两光辊分别与凹辊相靠以夹持传送面材,所述凸辊设于两个光辊之间,所述凸辊上均匀分布地设有凸块,所述凹辊上设有与凸辊上的凸块对应的凹坑,所述凹辊通过联轴器与凹辊同步轮传动相连,所述两个光辊分别通过联轴器与光辊同步轮传动相连,所述凹辊同步轮与光辊同步轮分别传动相连以实现同步转动。
优选的,所述凹辊上位于各凹坑的周侧上设有复数个热封点,所述各热封点与外部电源相连以实现加热。
优选的,所述同一凹坑周侧的热封点的数量为六个,所述同一凹坑周侧的热封点位于以凹坑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
优选的,所述相邻两凹坑共用一个热封点。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推动气缸,所述两个光辊分别可转动地设于两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上。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有支撑气缸,所述凸辊可转动地设于支撑气缸的活塞杆上。
优选的,所述两个光辊同步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两个光辊与一个凸辊的设置来与凹辊配合,从而可以利用两个光辊对面材进行夹持输送,而凸辊与凹辊的配合实现面材的立体化,从而改变面材直接接触皮肤、尿液直接接触皮肤表面的不良状况,而且光辊、凹辊分别通过联轴器与光辊同步轮、凹辊同步轮传动相连,并且凹辊同步轮与光辊同步轮分别传动相连以实现同步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凹辊上位于各凹坑的周侧上设有复数个热封点,所述各热封点与外部电源相连以实现加热,通过热封点的设置,使得面材形成复数个凸部,通过各个凸部的配合实现面材的立体化;进一步的,所述同一凹坑周侧的热封点的数量为六个,所述同一凹坑周侧的热封点位于以凹坑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通过形成一个正六边形的凸部,从而使得面材的凸部的分布最为均匀,分散性能最强,导流、吸收效果最好;进一步的,所述相邻两凹坑共用一个热封点,从而使得各个正六边形的凸部紧密相连,面材的立体形状最佳,分散性能最强,导流、吸收效果最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凹辊表面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是凸辊表面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凹辊与光辊传动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4所示,一种立体面材成型装置,包括机架、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的凹辊1、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的凸辊2、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的两个光辊3,所述两光辊3分别与凹辊1相靠以夹持传送面材,所述凸辊2设于两个光辊3之间,所述凸辊2上均匀分布地设有凸块21,所述凹辊1上设有与凸辊2上的凸块21对应的凹坑11,所述凹辊1通过联轴器13与凹辊同步轮14传动相连,所述两个光辊3分别通过联轴器31与光辊同步轮32传动相连,所述凹辊同步轮14与光辊同步轮32分别传动相连以实现同步转动。所述凹辊1上位于各凹坑11的周侧上设有六个热封点12,所述各热封点12与外部电源相连以实现加热。所述同一凹坑11周侧的热封点12位于以凹坑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所述相邻两凹坑11共用一个热封点12。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推动气缸4,所述两个光辊3分别设于两推动气缸4的活塞杆上。所述机架上设有支撑气缸5,所述凸辊2设于支撑气缸5的活塞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94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