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摇臂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28974.0 | 申请日: | 2015-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7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周歆焱;熊晓华;冉启舸;李其才;袁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L1/18 | 分类号: | F01L1/1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 地址: | 40276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摇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用汽油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摇臂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发动机包括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起动系统。其中配气机构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各缸工作循环的要求,及时地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汽油发动机)或新鲜空气(柴油发动机)进入气缸,并将废气排入大气。配气机构主要包括有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气门传动组中又包括凸轮轴、正时齿轮、气门挺杆、气门推杆、臂及摇臂轴总成。
发动机气门摇臂用于控制发动机气门的开闭,具体而言,发动机工作时,曲轴通过正时齿轮驱动凸轮轴旋转,当凸轮轴的凸起部分顶起挺柱时,挺柱推动推杆一起上行,作用于摇臂上的推动力驱使摇臂绕轴转动,摇臂的另一端压缩气门弹簧使气门下行,从而打开气门,随着凸轮轴的继续转动,当凸轮轴的凸起部分离开挺柱时,作用在摇臂上的、用于使摇臂压缩气门弹簧的力消失,则气门在气门弹簧张力作用下上行,从而实现关闭。
现有的通用动力发动机的配气系统中摇臂结构大多为冲压件,球窝形式,此种结构在发动机不断地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制造精度不足、球窝自身多旋转自由度的因素,导致推杆摆动幅度很大,气门顶部、推杆及其推杆限位板磨损严重,甚至使发动机气门脱落,推杆脱落,发动机无法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摇臂结构,以解决气门顶部、推杆及其推杆限位板磨损严重的问题。
本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摇臂结构,包括固定在发动机上的支座和两个设置在支座上的摇臂,摇臂与推杆接触的一端为受力端,与气门杆接触的一端为接触端,两个摇臂与支座是可拆卸连接,摇臂径向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有销轴,销轴两端固定在支座上,摇臂摆动平面的倾斜角度与气门杆的倾斜角度一致。
本方案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在摇臂的中间设置一个销轴,实现摇臂仅在一个平面内的旋转自由度,限制了推杆在其他方向上的摆动,避免气门顶部、推杆、及其推杆限位板因摇杆在多个自由度上摆动、磨损的问题,由于结构简化了,因此可提高制造精度和装配效率,延长发动机寿命,提升发动机的安全性。
进一步,支座上固定有销轴座,销轴两端设置在销轴座上,销轴座设有销孔,销轴与销孔配合,销轴一端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在销轴座上,安装时,销轴穿插在摇臂通孔内,销轴一端套设在销轴座的销孔内,另一端用锁紧螺钉固定在另一个销轴座上,据此可快速实现摇臂的装配和拆卸。
进一步,摇臂与气门杆接触的接触端端面设置为平面,使气门杆与摇臂之间的摩擦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工作中摩擦损耗,推杆作用于摇臂上的受力端为球窝结构,在推杆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方便摇臂与推杆之间夹角的改变。
进一步,摇臂为弧形结构,可方便摇臂对气门杆顶部施力,避免长期使用,摇臂产生变形,影响气门的开闭。
进一步,销轴与对应气门杆顶部端面平行,可方便摇臂对气门杆顶部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座1、销轴2、摇臂3、受力端4、锁紧螺钉5、接触端6、销轴座7、螺孔8。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摇臂结构,包括支座1和摇臂3,支座1为对称结构,支座1上设有螺孔8,方便支座1固定在发动机上,两个摇臂3对称分别设在支座1对称中心线两旁,由于通常发动机上排气门与进气门之间的距离大于推杆之间的距离,因此,两摇臂3并不平行,如图1所示,呈倒“八”字形,摇臂3为弧状结构。摇臂3轴向设有通孔,通孔内套有销轴2,支座1上设有销轴座7,销轴座7上设有销孔,销轴2的两端套设于销孔内,销轴2一端的销轴座7设有锁紧螺钉7,安装中,销轴2穿插在摇臂3通孔内,销轴2一端套设在销轴座7的销孔内,另一端用锁紧螺钉5固定在另一个销轴座7上,同理可实现拆卸过程,据此可达到摇臂3 的快拆快装,具体实施中,为了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通常气门倾斜设置,将销轴与气门杆顶部端面平行,因此,为了方便受力,将摇臂3摆动的平面与气门杆对应倾斜设置。在摇臂3与推杆接触一端,因为是通过推杆施力作用到摇臂3,因此为受力端4,受力端采用球窝结构,推杆移动的时候,实现推杆与摇臂3夹角的变换,摇臂3与气门杆接触的一端为接触端,摇臂3与气门杆的接触端6面为平面,与端面接触的气门杆设为球头形状,形成点面接触,将传统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减少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8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