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从液态氧气到气态氧气的转化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28739.3 | 申请日: | 2015-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6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汪小强;孙仲成;王克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市天源气体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6/10 | 分类号: | A61M16/10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 地址: | 23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氧气 气态 转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气转化设备加工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液态氧气到气态氧气的转化设备。
背景技术:
医用氧气是指用于人体治疗和保养用的氧气,氧气纯度要求在99.5%以上。广泛应用于急救、外科手术、护理、内科呼吸系统、心脏血管、妇产科、骨科、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五官科、肿瘤等疾病患者的临床。
医用氧气纯度要求在99.5%以上,在生产和充装过程中除了去除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外,最主要的就是严格控制氧气中的水含量。由于医用氧气是吸入人体内并且在医疗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所以,国家药品监管部门一直把医用氧气列入药品来管理,要求生产、经营医用氧气都要取得许可证。
而一般情况下气瓶内的氧气都是通过从液态到气态转化后存放的,在许多的地方的气体形态的转化非常的不方便,并且容易有气体转化过慢、转化不完全的情况发生,这样容易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转化方便、不浪费氧气的一种从液态氧气到气态氧气的转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从液态氧气到气态氧气的转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侧放置有储存罐,所述底座上设有送氧管,所述送氧管上设有气泵,所述送氧管一端连接有传输管,传输管与送氧管之间还安装有回流管,所述传输管一端连接有转化管,转化管一端设有收集仓;
所述转化管为“J”形结构,转化管竖直端上安装有散热片;
所述散热片为长方形结构,散热片上设有散热孔;
所述转化管上设有三个散热片,三个散热片呈现正三角形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上述的设备可以良好的将液态的氧气转换成气态的,并且通过散热装置能够良好的将多余的热量给散去,这样就非常的方便,而且对设备也是一种保护,而回流管可以在设备停止工作的时候,传送到转化管内的液态氧气回流到传输管中,这样能够便于保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转化方便、不浪费氧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从液态氧气到气态氧气的转化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一侧放置有储存罐2,所述底座1上设有送氧管3,所述送氧管3上设有气泵4,所述送氧管3一端连接有传输管5,传输管5与送氧管3之间还安装有回流管6,所述传输管5一端连接有转化管7,转化管7一端设有收集仓8;
所述转化管7为“J”形结构,转化管7竖直端上安装有散热片9;
所述散热片9为长方形结构,散热片9上设有散热孔10;
所述转化管7上设有三个散热片9,三个散热片9呈现正三角形排布。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市天源气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蚌埠市天源气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87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套入式导管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