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8525.6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5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姜银磊;熊小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吴中伟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模组,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模组。
背景技术
用于平板电视的液晶模组一般包括导光板、液晶面板、胶框、光学膜片、反射纸,光线从导光板的侧面入光端面射入,经过导光板转向以及导光板底部的网点和反射纸反射,光线正面射出,再经过光学膜片,最终到液晶面板上。目前,为了防止导光板侧边漏光,并提高光能利用率,通常在导光板的非入光端面贴附白色反射片,白色反射片起到漫反射的作用,随着液晶模组边框的逐渐变窄,当LED发出的光线照射到白反射片表面时,漫反射光线就会从胶框边缘射出,再透过O/C显示区域射出,产生较亮的边缘,影响画面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模组,解决液晶模组非入光侧出现亮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晶模组,包括导光板、液晶面板、胶框、光学膜片、反射纸,光学膜片位于导光板上方,液晶面板位于光学膜片的上方,胶框位于导光板的侧面,反射纸位于导光板下方,导光板的侧面端面包括用于入光的入光端面以及用于反光的非入光端面,非入光端面处设有镜面反射片。
进一步的是,所述镜面反射片为银反射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导光板非入光端面处设置镜面反射片,消除液晶模组非入光侧的亮边现象,提升液晶电视的画面效果;并且镜面反射片是进行镜面反射,液晶模组的光能损失减小,光利用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液晶模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中编号:1为导光板,2为液晶面板,3为胶框,4为光学膜片,5为反射纸,6为反射片,11为导光板网点,S为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传统液晶模组包括导光板1、液晶面板2、胶框3、光学膜片4、反射纸5、反射片6,光学膜片4位于导光板1上方,液晶面板2位于光学膜片4的上方,胶框3位于导光板1的侧面,反射纸5位于导光板1的下方,导光板1的侧面端面包括用于入光的入光端面以及用于反光的非入光端面,非入光端面处设置有反射片6,反射片6为白色侧反射片,所述白色侧反射片主要起到漫反射的作用。其工作情况为:LED灯光源S发出的光线在导光板1的入光端面射入,经过网点和反射纸5的全反射,最终照射到非入光端面上的白色侧反射片上产生漫反射,漫反射光线从胶框3的边缘照射到光学膜片4上,透过光学膜片4最终射到液晶面板2的可显示区域,产生亮边现象。
为解决上述两边问题,改进如下:如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导光板1、液晶面板2、胶框3、光学膜片4、反射纸5、反射片6,将传统液晶模组非入光端面侧面的反射片6由漫反射片改为镜面反射片。具体地,在导光板1非入光端面贴附银反射片,使照射到反射片6的光线产生镜面反射,镜面反射光线仍然满足全反射条件,继续在导光板1内传播,直到照射到导光板底部的网点11产生漫反射或折射,光线从液晶模组显示区域射出。
镜面反射片消除了非入光端面侧因为漫反射而产生的亮边现象,有效地提升了液晶电视的画面效果;此外,镜面反射片是进行镜面反射,因此反射时光能损失小,光利用效率高,对提高液晶模组的亮度大有益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85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无级调变的中性密度渐变镜
- 下一篇:带镜子功能的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