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泡沫玻璃颗粒复合石膏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8369.3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3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冯仕章;冯向鹏;李冀闽;许晓杰;陈广飞;巴特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C04B14/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 玻璃 颗粒 复合 石膏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泡沫玻璃颗粒复合 石膏板。
背景技术
利用废玻璃生产的泡沫玻璃是一种优秀的防火、保温、隔音材料,其 中,颗粒状的泡沫玻璃产品具有轻质、高强、多孔的基本特性,且开孔闭 孔可调,形状大小可调,吸水率可调,是一种具有灵活应用方式的新型环 保建材,但目前国内尚未出现该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更缺少利用该产品生 产的下游产品。
石膏板是以β型半水石膏为主要原料掺水混合、压制、干燥制成的一 种材料,它是一种重量轻、加工方便、隔音绝热和防火的建筑材料,可用 于各种建筑物的内隔墙、墙体覆面板(代替墙面抹灰层)、天花板及装饰 板等。但单纯使用石膏制作的石膏板比重大、防潮性差、容易破碎,为了 便于施工和使用,现有办法是通过增加石膏板的厚度、增加玻纤网格布或 外贴硬质板材。但增大石膏板厚度或使用玻纤网格布来提高石膏板强度的 作用有限,石膏板厚度过大也不利于施工;而外贴硬质板材的现有产品主 要是纸面石膏板,纸板大大降低了石膏板的防火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比重小、强度高、防潮防 火性能好的泡沫玻璃颗粒复合石膏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泡沫玻璃颗粒复合石膏 板,由质量百分比为30%-80%的骨料和质量百分比为20%-70%的胶凝材料构 成,所述骨料由粒径为2-5mm的泡沫玻璃颗粒、粒径为5-25mm的泡沫玻璃 颗粒和粒径为25-31.5mm的泡沫玻璃颗粒构成,所述胶凝材料由α型半水 石膏和β型半水石膏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泡沫玻璃颗粒为闭孔型泡沫玻璃颗粒和开孔型泡沫玻 璃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粒径为5-25mm的泡沫玻璃颗粒和粒径为25-31.5mm 的泡沫玻璃颗粒的质量比在8:2和6:4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泡沫玻璃颗粒复合石膏板的特点在于:
1、由于用作胶凝材料的石膏与用作骨料的泡沫玻璃之间具有很好的粘 结力,因此板材整体性好,不易开裂。
2、以泡沫玻璃颗粒作骨料,起到了骨架的作用,很好地传递了外部应 力,大大提高了板材的强度。
3、由于泡沫玻璃颗粒本身具有多孔(孔隙率>95%)、质轻(比重< 180kg/m3)、无机不燃的性质,因而提升了板材的保温、防火性能,并进 一步降低了板材自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泡沫玻璃颗粒复合石膏板的断面结构 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泡沫玻璃颗粒复合石膏板的整体外观 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沫玻璃颗粒复合石膏板, 由质量百分比为30%-80%的骨料和质量百分比为20%-70%的胶凝材料4构 成,其中骨料由粒径为2-5mm的泡沫玻璃颗粒1、粒径为5-25mm的泡沫玻 璃颗粒2和粒径为25-31.5mm的泡沫玻璃颗粒3构成,胶凝材料4由α型 半水石膏和β型半水石膏构成。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骨料占30%-80%, 胶凝材料4占20%-70%。
其中,泡沫玻璃颗粒为闭孔型泡沫玻璃颗粒和开孔型泡沫玻璃颗粒, 通过使用闭孔型泡沫玻璃,可以提高该复合板材的防潮性。通过使用开孔 型泡沫玻璃,可以提高该板材的吸音性。
其中,粒径为5-25mm的泡沫玻璃颗粒2和粒径为25-31.5mm的泡沫玻 璃颗粒3的质量比在8:2和6:4之间,以中粗粒径泡沫玻璃颗粒作为连续 级配骨料,起到了骨架的作用,很好地传递了外部应力,大大提高了板材 强度。并且,以细粒径泡沫玻璃颗粒填充粗骨料之间的缝隙,使配合料更 加密实,也有助于板材强度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泡沫玻璃颗粒复合石膏板的制作方法如下:
先取石膏4、水和粒径为2-5mm的泡沫玻璃细颗粒1加入搅拌机中搅 拌3-5min;
然后再向搅拌机中分别加入粒径为5-25mm的泡沫玻璃颗粒2和粒径为 25-31.5mm的泡沫玻璃颗粒3,搅拌3-5min,得到混合浆液;
最后将混合浆液浇筑成型、烘干硬化即得泡沫玻璃颗粒复合石膏板。 所得泡沫玻璃颗粒复合石膏板如图2所示。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未经首钢环境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83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