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镐腕锥孔车削加工用的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8281.1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1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江金子;程敢峰;顾泷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铁科技有限公司;常州金瑞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曹焕元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镐腕锥孔 车削 工用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工程机械零件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镐腕锥孔车削加工用的夹具。
背景技术
镐腕是铁路工程机械线路作业车的捣固装置上的一个关键零件。捣固装置安装在捣固机上,主要用于铁路新线施工和既有线路大中修清筛作业后路基道碴捣固夯实作业,目的是提高道床石碴的密实度,增加道床的稳定性,恢复道碴对轨枕的护持作用,保证铁路行车安全。镐腕作为捣固装置上的动力传递零件,不仅承受并传递来自振动轴的周期性振动,也承受并传递来自夹持油缸夹持力和来自捣镐下插力的两种反作用力,特别是后一种反作用力的瞬间峰值较高。因此,对于与其动力传递相关的零件联结部位的加工有较高的要求,联结部位的配合精度影响到捣固装置的工作寿命,与镐腕联结部位锥孔的加工精度就是关键之一。
镐腕采用合金材料铸造,Y字形结构。工作过程中镐腕受力大而复杂,其加工表面具有一定的硬度。其锥孔一般比较长,锥孔尺寸要求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锥孔常规的加工方法有铰削和车削两种;铰削加工夹具设计制造相对简单,但加工成本高、加工效率低,精度保证度差;车削加工夹具设计制作相对复杂,加工过程中对机床精度有一定的损伤,但加工成本低、加工效率高,精度保证度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机床精度损伤小的用于镐腕锥孔车削加工用的夹具。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镐腕锥孔车削加工用的夹具,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主底盘、固定块组件、上部夹紧固定组件、调节组件和配重块。固定块组件有4组,4组固定块组件按其所处的位置的不同分为左前固定块组件、右前固定块组件、左后固定块组件和右后固定块组件。左前固定块组件和右前固定块组件以经过主底盘轴线沿前后向铅垂设置的平面左右对称设置在主底盘的上侧前部上。左后固定块组件和右后固定块组件以经过主底盘轴线沿前后向铅垂设置的平面左右对称设置在主底盘的上侧后部上,且左后固定块组件和右后固定块组件作为整体与左前固定块组件和右前固定块组件作为整体以经过主底盘轴线沿左右向铅垂设置的平面前后对称设置在主底盘的上侧上。上部夹紧固定组件固定设置在左后固定块组件和右后固定块组件上。用于调节待加工镐腕在夹具上的前后位置并进行固定。调节组件固定设置在主底盘上,用于调节待加工镐腕在夹具上的左右位置并进行固定。配重块有2块,2块配重块按其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左配重块和右配重块。左配重块固定设置在左后固定块组件上。右配重块固定设置在右后固定块组件上。右配重块和左配重块以经过主底盘轴线沿前后向铅垂设置的平面左右对称设置。
以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左前固定块组件和右后固定块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固定块、调节套和调节轴。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主底盘上,固定块上设有贯穿其左右的调节孔。固定块上部设有与调节孔相通的限位螺孔,限位螺孔的轴线与调节孔的轴线在同一铅垂面中。调节套设有开口向外的内螺孔。调节套上部设有开口向上的限位槽。调节套滑动设置在固定块的调节孔中,固定块上的限位螺孔中设有相应的限位螺栓。限位螺栓的下端相应部分位于调节套的限位槽中,从而调节套能在固定块中左右移动相应的一段距离。调节轴旋合在调节套的内螺孔上。右前固定块组件和左后固定块组件的结构相同,且与左前固定块组件和右后固定块组件的结构相对称。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上部夹紧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调节螺栓、压板、2个压板螺杆和2个压紧螺母。固定板通过相应的螺栓铅垂固定设置在左后固定块组件的固定块和右后固定块组件的固定块的前侧上。固定板的上部中部设有贯穿其前后的调节螺孔。调节螺栓从后向前旋合在调节螺孔上,并向前伸出固定板外。2个压板螺杆分别旋合固定在固定板上部左右两侧上。2个压板螺杆均沿前后向水平设置。压板滑动设置在2个压板螺杆的前端上。2个压紧螺母分别旋合在相应的2个压板螺杆的前端上,且位于压板的前侧。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调节组件固定块。调节组件固定块有2块,2块调节组件固定块按其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前调节组件固定块和后调节组件固定块。前调节组件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主底盘的前部中部上位于左前固定块组件和右前固定块组件的固定块之间,且其重心位于经过主底盘轴线沿前后向设置的铅垂面上。后调节组件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主底盘的后部中部上位于左后固定块组件和右后固定块组件的固定块之间,且其重心位于经过主底盘轴线沿前后向设置的铅垂面上,后调节组件固定块和前调节组件固定块以经过主底盘轴线沿左右向铅垂设置的平面前后对称设置在主底盘的上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铁科技有限公司;常州金瑞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铁科技有限公司;常州金瑞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82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