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化天然气阀门的延伸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7661.3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7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吕文斌;杨海军;戴亮;许东;谢永春;刘庆国;程兆欣;沈召斌;曼得拉.查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46 | 分类号: | F16K31/46;F16K3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化 天然气 阀门 延伸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的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化天然气阀门的延伸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液化天然气设计中,为了使阀门便于操作,一般是通过增加数个管件的方式来改变管线的运行方向,以使相关阀门能处于操作平台之上。但是,液化天然气设计方向的改变,要兼顾有限的空间及相邻工艺设施的位置,一旦发生碰撞相关工艺设施均要更改方向,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设计难度;而且,还增加了大量的建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液化天然气阀门的延伸控制装置,当需要实时操作的阀门处于操作平台下方时,通过对阀门的传动位置进行转移及对阀门开闭状态监测,使其在管线的设计及建造过程中,避免了在有限的空间内,液化天然气阀门与相邻工艺设施发生碰撞;不仅节省大量设计空间及设计难度,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建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液化天然气阀门的延伸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一传动轴、安装在传动轴一端的一传动罗盘、安装在传动轴另一端的控制手轮,其中,传动罗盘与被控制阀门手轮相连,以完成传动及操作位置转移;传动轴上设有一观察口,通过该观察口可以监控设在传动轴内部的指示螺杆,该指示螺杆的下端与被控制阀门阀轴相连,指示螺杆的上端与传动轴顶部相连,用以监控阀门开闭状态。
所述传动罗盘为一盘状结构,传动罗盘上设有数个安装孔。
所述支架与传动轴之间是通过一安装在传动轴上U型卡箍,并采用螺栓连接方式连接为一体。
所述传动罗盘与被控制阀门手轮之间是通过U型螺栓连接为一体。
所述指示螺杆的下端是通过一传动垫片与被控制阀门阀轴相连,指示螺杆的上端是通过一动作垫片及一限位弹簧与位于传动轴顶部封堵片相连;指示螺杆上套装有数个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操作简单,当需要实时操作的阀门处于操作平台下方时,通过对阀门的传动位置进行转移及对阀门开闭状态监测,使其在管线的设计及建造过程中,避免了在有限的空间内,液化天然气阀门与相邻工艺设施发生碰撞;不仅节省大量设计空间及设计难度,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建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向局部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传动罗盘、2.U型螺栓、3.传动垫片、4.传动轴、5.限位块,6.指示螺杆、7.限位块、8.观察口、9.动作垫片、10.控制手轮、11.封堵片、12.限位弹簧、13.支架、14.U型卡箍、15.被控制阀门手轮、16.被控制阀门阀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一支架13、安装在支架13上的一传动轴4、安装在传动轴4一端的一传动罗盘1、安装在传动轴4另一端的控制手轮10,其中,传动罗盘1与被控制阀门手轮15相连,以完成传动及操作位置转移;传动轴4上设有一观察口8,通过该观察口8可以监控设在传动轴4内部的指示螺杆6,该指示螺杆6的下端与被控制阀门阀轴16相连,指示螺杆6的上端与传动轴4顶部封堵片11相连,用以监控阀门开闭状态。
上述传动罗盘1为一盘状结构,传动罗盘1上设有数个用于传动轴4、U型螺栓2、被控制阀门阀轴16的安装孔。
上述支架13与传动轴4之间是通过一安装在传动轴4上U型卡箍14,并采用螺栓连接方式连接为一体。
上述传动罗盘1与被控制阀门手轮15之间是通过U型螺栓2连接为一体。
上述指示螺杆6的下端是通过一传动垫片3与被控制阀门阀轴16相连,指示螺杆6的上端是通过一动作垫片9及一限位弹簧12与位于传动轴4顶部的封堵片11相连;指示螺杆6上套装有数个限位块(5,7);本实施例为:两个限位块(5,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76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