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电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6958.8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2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吴能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欧思托气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16K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199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电磁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电磁阀,具体宽度尺寸为10mm,通常这种类型阀也叫10mm微型电磁阀。
背景技术
电磁阀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控制元件。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电磁铁的电流通断来控制阀芯的机械运动,从而闭合和启动不同的通气孔,达到控制流体进入机械元件的某些参数的目的。电磁阀按照功能分类:水用电磁阀、蒸汽电磁阀、制冷电磁阀、低温电磁阀、燃气电磁阀、消防电磁阀、氨用电磁阀、气体电磁阀、液体电磁阀、微型电磁阀、脉冲电磁阀、液压电磁阀 常开电磁阀、油用电磁阀、直流电磁阀、高压电磁阀、防爆电磁阀等。微型电磁阀用于空间限制的场合,通常宽度尺寸在20mm-10mm之间,其中10mm微型电磁阀体积小、能耗低、温升低、换向灵敏、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无污染,可用于控制紧凑型气缸、摆动气缸及滑块系列产品,也适用于过程处理阀门的先导控制,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针织、医疗、半导体等自动控制领域中。由于10mm微型电磁阀的体积较小,内部结构排布紧凑,空间非常有限,因此在国内该种阀只适用于直流场合,而无法在交流场合中使用。国外设计的一种适用于交流场合的10mm微型电磁阀,是用两块线路板进行转换,该结构在直流型电磁阀的基础上,需要对产品结构进行多处调整,结构复杂,工序繁琐,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内部结构简单,并适用交流场合使用的微型电磁阀。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型电磁阀,包括阀体、电路板和电感线圈,所述电路板包括PCB板,所述PCB 板上设置连接外接交流电源的插件、桥堆孔、桥堆、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桥堆贯穿桥堆孔,所述桥堆的引脚与桥堆孔周边的焊盘固定连接,所述桥堆的第一输入端串联第一电阻,所述桥堆的第二输入端串联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与交流电源的零线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与交流电源的火线端连接,所述桥堆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连接一个并联电路,所述并联电路包括电容、电感线圈和由第三电阻与发光二极管串联组成的支路,所述电容、电感线圈和支路并联连接。电感线圈上设置有插针,插针一端与电感线圈相连,另一端与PCB板上的过电孔相连,使得电感线圈与电路板上的其他元件一起,构成一个电磁感应控制电路,用于控制阀体内铁芯的运动。上述元件为市面上的通用元件,大小、参数等不需要特别定制。
进一步的,所述交流电源为220V交流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交流电源为110V交流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交流电源为24V交流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宽度为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电路板上设置桥堆孔,使得单块电路板的安装空间增大,能够在有限空间的PCB 板上安装交流电路需要的电路元件,实现整流,使得微型电磁阀适用于不同交流场合中,通用性强,整体结构比现有交流微型电磁阀简单,只需在直流型电磁阀的基础上,调整电磁线圈的漆包线参数和更换线路板及电子元器件即可,与现有的交流微型电磁阀相比,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填补了国内交流型10mm微型电磁阀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微型电磁阀,包括阀体1、电路板2和电感线圈3,电感线圈3内置于阀体1内,在电感线圈3设置插针13,阀体1宽度为10mm。电路板2包括PCB板4,在PCB 板4上设置连接外接交流电源的插件5、桥堆孔10、桥堆B、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插件5用于与220V交流电源相连。桥堆B贯穿桥堆孔10,该桥堆B的引脚与桥堆孔10周边的焊盘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桥堆B的第一输入端6串联第一电阻R1,桥堆B的第二输入端7串联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与交流电源的零线端N连接,第二电阻R2与交流电源的火线端L连接。桥堆B的第一输出端8和第二输出端9连接一个并联电路11,该并联电路11包括电容C、电感线圈L和由第三电阻R3与发光二极管LED串联组成的支路。电容C、电感线圈L和支路并联连接。电路板2上设置过电孔12,电感线圈3通过插针13与过电孔12焊盘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欧思托气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州欧思托气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6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