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端子外绝缘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6772.2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5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任卫峰;周建军;夏含芳;张君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得润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子 绝缘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领域中,尤其涉及一种端子外绝缘护套。
背景技术:
电线中连接的端子均为金属材质,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漏电触电危险,目前行业内除了将两端电线压接完端子,然后在两端的端子外部装配尼龙材质连接器对接形成回路,在考虑使用环境局限及成本等因素,部分处会直接采用PVC护套进行防护绝缘。
但是,现有PVC护套存有不足之处:需在电线按需求长度裁断后,压接端子前,将护套头部对着电线拉到电线体上,然后压接端子,再用吹风机将预先装到电线上的PVC护套加热至软,最后将护套拉至端子头部,直接导致电线不能采用全自动压着机器进行连续性、一体化的作业方式,需由半自动机械统一批量裁断电线后,由人工预装PVC护套,再由人工进行半自动机器压接。上述方法使得生产效率低,人工操作达到标准化程度低,不良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子外绝缘护套,直接解决了半自动机器操作,人工用量大的缺陷,产品可直接使用全自动压着机进行一体化裁断线、端子压接完,然后将护套尾部对着电线上已压接的端子穿拉上即可。
解决了半自动机器操作,人工用量大的缺陷。产品可直接使用全自动压着机进行一体化裁断线、端子压接完,然后将护套尾部对着电线上已压接的端子穿拉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端子外绝缘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塑料挤塑成截面为扁形的套筒,套筒头部至尾部依次设有向内凹陷与端子头部形状相配合的环形槽、向外隆起构成的环形凸起,环形槽与环形凸起位置弧形过渡;环形槽相对应位置的套筒底壁上设有与端子间凹槽相配合的隔条,隔条后侧的套筒内壁上设有挡板,挡板中部设有端子尾部相配合的过线穿孔。
所述的端子外绝缘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条自套筒头部至沿着中心线方向延伸至过线穿孔边缘,隔条头部为尖锥形,隔条自套筒底壁至顶部逐渐缩小且弧形过渡,隔条的顶部为平台。
所述的端子外绝缘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位于环形凸起相对应位置的套筒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更改端子上的护套结构,达到加工流程上的调整,从而将线束生产由人工半自动化式推入全自动机械一体化生产,由机器进行统一的高效率高品质的标准式产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端子外绝缘护套,包括绝缘塑料挤塑成截面为扁形的套筒1,满足护套在受热变软后有足够空间从端子头部直接穿过,扁形状保障了护套冷却后不易从端子头部脱落,套筒1头部至尾部依次设有向内凹陷与端子头部形状相配合的环形槽2、向外隆起构成的环形凸起3,环形槽2与环形凸起3位置弧形过渡;环形槽2相对应位置的套筒底壁上设有与端子间凹槽相配合的隔条4,隔条4后侧的套筒内壁上设有挡板5,挡板5中部设有端子尾部相配合的过线穿孔6。
隔条4自套筒头部至沿着中心线方向延伸至过线穿孔6边缘,隔条4头部为尖锥形,隔条4自套筒底壁至顶部逐渐缩小且弧形过渡,隔条4的顶部为平台,
挡板5位于环形凸起3相对应位置的套筒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得润电子器件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得润电子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6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