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水加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6760.X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1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肖湘宁;吴国宝;梁水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阿克斯曼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水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热水器的进水加热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热水器的进水管大多数采用直接向上派出或侧向开口排出,但是采用该类结构的进水管,进入到内胆内的冷水直接与热水混合,导致内胆内的冷热水相混合,从而降低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水加热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进水加热管,包括进水管及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设置在进水管上方,所述加热管为一螺旋状加热管,该加热管下端设置有一向下开口的导流罩,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伸入至导流罩内,所述导流罩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导流槽。
所述导流槽配置有两组,该两组的导流槽对称开设在导流罩两侧。
所述加热管盘绕成扁长的环形结构。
所述导流罩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在该加热管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进水加热管,包括进水管及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设置在进水管上方,所述加热管为一螺旋状加热管,该加热管下端设置有一向下开口的导流罩,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伸入至导流罩内,通过导流罩减少水流速度,同时经导流罩流出的冷水经过加热管部分加热后再与内胆内的热水混合,提高热效率,所述导流罩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导流槽,通过导流槽引导水流更多流向内胆前后,较少的水流流向内胆侧壁,均衡内胆内各处的水温,在本实用新型中,加热管盘绕成扁长的腰状环形结构,有效降低加热管表面负荷,延长加热管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罩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图1至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进水加热管,包括进水管1及加热管2,所述加热管2设置在进水管1上方,所述加热管2为一螺旋状加热管,该加热管2下端设置有一向下开口的导流罩3,所述进水管1的出水端伸入至导流罩3内,通过导流罩3减少水流速度,同时经导流罩3流出的冷水经过加热管2部分加热后再与内胆内的热水混合,提高热效率.
如图所示,所述导流罩3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导流槽31,作为优选的,所述导流槽31配置有两组,该两组的导流槽31对称开设在导流罩3两侧,通过导流槽31引导水流更多流向内胆前后,较少的水流流向内胆侧壁,均衡内胆内各处的水温,在本实用新型中,加热管2盘绕成扁长的腰状环形结构,有效降低加热管2表面负荷,延长加热管寿命。
作为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3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在该加热管2下端,结构稳固可靠,不易被水流冲击变形或损坏。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阿克斯曼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阿克斯曼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67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家电热水器的旋转进水结构
- 下一篇:保温储水箱及具有其的电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