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电柜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26702.7 | 申请日: | 2015-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9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 发明(设计)人: | 邵国锋;张波浪;陆元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镇海福达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00 | 分类号: | H02B1/00;H02B1/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2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柜,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配电柜具有较多的接线槽,依次连接上、下级的电气设备。
配电柜内的接线状态较为复杂,更加其中线路需要慎之又慎。通常来说是禁止非专业人员对配电柜内的接线状态进行更改的,而在更改配电柜内的接线状态时,需要思路清晰,条例清楚方能成事。
因此,现有的配电柜值得改进的地方有两点:一方面如何只允许特定的技术人员对配电柜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如何记录技术人员所更改供的线路均是值得探讨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允许特定的技术人员操作并对技术人员的操作进行实时记录的配电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具有操作记录模块,以实时登记操作者以及该操作者的相关操作;其中,
所述操作记录模块包括位于柜门的指纹锁、固定于柜体内的摄像单元;其中,
指纹锁,检测操作者的指纹信息,以开启柜门使操作者可以操作柜体内的线路,并保存开门记录;
摄像单元,检测柜门的开启,以对柜体内的接线状态进行实时监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设置,所述摄像单元包括光感单元、开关单元以及摄像头;其中,
所述光感单元,检测柜门的启闭状态,以输出光感信号,
所述开关单元,根据所述光感信号启闭所述摄像头的监视功能。
优选地,
所述开关单元包括单片机,所述摄像头为串口摄像头;其中,
所述单片机响应于光感信号控制所述串口摄像头监视柜体内部。
进一步地优选地,所述摄像头包括:
第一摄像头,用以记录操作者的面部特征;
第二摄像头,用以监视柜体内的接线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先在指纹锁内录入允许操作的技术人员的指纹信息,避免未经许可擅自修改配电柜的线路;同时,在技术人员更换柜体内线路时,进行实时监视,便于技术人员在出现失误后,他人可以调取监视录像进行操作追踪,及时更正失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实施例的第一状态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实施例的第二状态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实施例的摄像单元的电路图。
附图标注:1、柜体;11、柜门;2、指纹锁;31、第二串口摄像头;32、第一串口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配电柜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指纹锁2是智能锁具,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现代五金工艺的完美结晶。指纹的特性成为识别身份的最重要证据而广泛应用于公安刑侦及司法领域。指纹认证具有方便、快速、精确的特点。本实施例采用指纹锁2作为柜门11的身份验证装置,通过预先录入技术人员的指纹信息,在录入指纹信息后,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其指纹开启配电柜,有效地防止非专业人员或者未认证的技术人员开启配电柜。保证配电柜内的接线不会受到非技术性干扰。
如图2所示,柜体1内两侧壁分别安装有第一串口摄像头32和第二串口摄像头31;
在配电柜开启后,第一串口摄像头32的镜头朝向柜门11,用以摄录操作人员的面部特征,用以记录指纹锁2在非正常状态下,配电柜被打开并被修改的证据,以日后追究其责任,第二串口摄像头31的镜头朝向柜体1内部,用以记录柜体1内接线具体地被更改程度以及更改位置,保证在接线错误后,维修人员可以参照更改录像重新回复原接线状态。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第一串口摄像头32以及第二串口摄像头31主要是依靠图3中所示的电路进行运行的;
具体地,光敏传感器在配电柜开启后,根据检测到光源输出光感信号至一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该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一放大信号至一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接收一预设的基准电压Vref,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一比较信号至单片机,通过单片机控制第一串口摄像头32和第二串口摄像头进行摄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镇海福达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镇海福达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67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