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缝连接的LED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6234.3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5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梁军;梁展;肖科;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新亚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4102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 连接 led 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缝连接的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缩写)显示屏因其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大型化、寿命长、耐冲击和性能稳定,受到广泛用户的青睐。随着娱乐、广告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电视台、晚会现场、舞台或大型的户外广告现场,都要求大屏幕LED显示屏。一般来说,大屏幕LED显示屏都是通过多个子LED显示屏拼接而成。
这些子LED显示屏在组装成大屏幕LED显示屏时,一般采用矩阵排列的方式。各矩阵排列的子LED显示屏由连接件来实现相互连接。目前,各子LED显示屏主要是通过插销连接、边锁连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连接成一体。上述这些连接方式大多为刚性连接。然而,由于各子LED显示屏本身存在制造误差,相邻的子LED显示屏在组装连接后容易产生缝隙和安装误差。而采用刚性连接更会加大这种缝隙和误差。因此,采用上述连接方式组装形成的大屏幕LED显示屏显示的图像马赛克现象严重;且相邻两个子LED显示屏之间存在严重背面透光现象而影响显示效果。
为了避免上述间隙,目前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采用尺寸较小的连接件将两个子LED显示屏过紧连接,但是这种方案会导致子LED显示屏的LED灯珠及面罩被挤压破坏。第二种方案是在大屏幕LED显示屏在安装完成后,如发现两子LED显示屏之间的缝隙过大,采用手动调节连接件,通过挤压两相连的子LED显示屏的侧面以减少缝隙量。然而,这种方案会将子LED显示屏的侧面结构挤压变形,并难以恢复;且连接件处也会由于挤压过紧而造成拆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缝连接的LED显示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屏幕LED显示屏的拼接处存在漏光、图像显示马赛克现象严重及挤压造成变形甚至破坏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缝连接的LED显示屏,包括多个子LED显示屏及多个魔术贴,每一所述子LED显示屏对应两个所述魔术贴;每一所述子LED显示屏包括相对的两个连接端面,每一所述连接端面设有卡槽;每一所述魔术贴包括背胶层及设置于所述背胶层的毛状层,每一所述背胶层固定于所述对应的卡槽内,所述多个子LED显示屏相互拼接成一体,并且每一所述毛状层抵靠相邻所述子LED显示屏上的对应的毛状层。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卡槽的深度比每一所述魔术贴的厚度小0.3-0.7mm。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卡槽的深度比每一所述魔术贴的厚度小0.5mm。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毛状层为绒毛状纤维。
进一步地,每相邻两个子LED显示屏的相互拼接的连接端面为形状互补的倾斜面。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子LED显示屏包括支撑框体,每一所述子LED显示屏的两个所述连接端面为所述支撑框体两个相对的侧面。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子LED显示屏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安装于所述支撑框体的后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无缝连接的LED显示屏通过在多个子LED显示屏的连接端面上设置魔术贴,多个子LED显示屏在拼接成大屏幕LED显示屏时,每个子LED显示屏上的魔术贴的毛状层与相邻的子LED显示屏上的魔术贴的毛状层接触,使得子LED显示屏为非刚性连接,同时魔术贴具有可变形的特性,便于挤压子LED显示屏来调节连接间隙,在调节连接间隙的过程中,魔术贴的弹性可缓冲挤压力,从而保护了子LED显示屏,避免了子LED显示屏相互挤压造成的挤压变形甚至损害的问题;并且魔术贴的可变形特性,使其在对应子LED显示屏之间的连接间隙中具有弹性调节和自适应功能,可有效减少子LED显示屏之间的安装误差和连接间隙,从而有效避免了子LED显示屏在拼接处漏光、拼接组装的大屏幕的LED显示屏显示图像马赛克现象严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缝连接的LED显示屏的中的一个子LED显示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圆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子LED显示屏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新亚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新亚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62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