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融冰冰蓄冷空调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26214.6 | 申请日: | 2015-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1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朱学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 地址: | 2000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融冰冰蓄冷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融冰冰蓄冷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冰蓄冷空调系统利用夜间低谷电力进行制冰蓄冷,在日间电力高峰时段融冰放冷,可以削峰填谷,平衡电网负荷,减少削峰电站的建设费用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现有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均采用部分负荷蓄冰方式,即冰蓄冷空调系统由具有制冰及制冷功能的双工况冷冻机、蓄冰装置和常规工况基载主机构成,双工况冷冻机为了适用制冰和制冷二种工况,在配置压缩机、换热器等部件时,只能以制冰工况为主,造成制冷时的机组运行性能COP(制冷能效比)值远低于单制冷工况冷冻机组;此外,双工况冷冻机需通过热交换器和载冷剂循环泵进行换热以间接供应冷水,致使供冷系统COP值较低,耗电量较大,装机功率高,增加了变配电系统容量,运行费用较高;另外,在日间供冷时,双工况冷冻机、蓄冰装置和常规工况基载主机需联合运行,运行模式较多,控制系统复杂。
此外,冰蓄冷空调系统有多种形式,其中盘管内融冰冰蓄冷空调系统因其蓄冰率高、融冰供冷温度稳定、投资少、控制简单,同时对系统的防腐及静压问题的处理都较为简便、经济,因此在冰蓄冷空调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果对内融冰冰蓄冷空调系统进行改善,提高其运行效率,降低能耗,简化控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而,为克服现有的冰蓄冷空调系统双工况冷冻机运行效率低、能耗高和系统控制复杂的缺点,迫切需要提出一种内融冰冰蓄冷空调系统,以便能够提高现有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其能耗,且系统控制更为简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效率高、能耗低、控制简单的内融冰冰蓄冷空调系统,以克服现有的冰蓄冷空调系统双工况冷冻机运行效率低、能耗高和系统控制复杂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融冰冰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循环系统、蓄冷及放冷系统和空调冷水循环系统;
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塔、单工况制冰冷冻机、制冷机组、冷却水泵、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单工况制冰冷冻机和所述制冷机组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冷却塔、所述单工况制冰冷冻机冷凝器和所述制冷机组冷凝器依次连接形成回路,其中,所述单工况制冰冷冻机冷凝器和所述制冷机组冷凝器并联;所述冷却水泵设置于与所述冷却塔连接的总管上;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分别设置于与所述单工况制冰冷冻机冷凝器、所述制冷机组冷凝器连接的分管上;
所述蓄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形成回路的单工况制冰冷冻机蒸发器、载冷剂循环泵和蓄冰槽,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单工况制冰冷冻机蒸发器处的第三阀门;所述放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形成回路的热交换器、载冷剂循环泵和蓄冰槽,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处的第四阀门;其中,所述载冷剂循环泵设置于所述蓄冰槽入口处;
所述空调冷水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形成回路的末端设备、制冷机组蒸发器和热交换器,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制冷机组蒸发器与所述热交换器并联后总管上的冷冻水泵;其中,所述制冷机组蒸发器和所述热交换器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冷水循环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处的第五阀门和所述制冷机组蒸发器处的第六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单工况制冰冷冻机和所述制冷机组共用冷却塔。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泵为两个时,其分别设置于与所述单工况制冰冷冻机冷凝器、所述制冷机组冷凝器连接的分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冷冻水泵为两个时,其分别设置于与所述制冷机组蒸发器、所述热交换器连接的分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载冷剂循环泵既是蓄冷循环泵,又是放冷循环泵。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泵和所述冷冻水泵为循环泵。
进一步的,所述内融冰蓄冰槽为金属蛇形盘管蓄冰槽。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为电动二通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融冰冰蓄冷空调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所述单工况制冰冷冻机只负夜间制冰蓄冷,而效率高的所述制冷机组和所述蓄冰槽负责日间供冷,提高了冰蓄冷系统供冷的COP值,降低了制冷系统的配电功率,节约了变配电系统的投资,降低了运行能耗和费用;
其次,所述单工况制冰冷冻机和所述蓄冰槽只负责夜间制冰蓄冷,而效率高的所述制冷机组和所述蓄冰槽负责日间供冷,克服了现有的冰蓄冷空调系统双工况冷冻机在配置压缩机、热交换器等部件时需要兼顾制冰工况和制冷工况的缺点,提高了制冰冷冻机的COP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62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间通风设备
- 下一篇:高效节能离心式喷雾风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