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振降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5846.0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7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杰;李亚飞;蔡淦;王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通祐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6 | 分类号: | F16F1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153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振降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普通接触器或继电器的减振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接触器或继电器(指非专门设计的静音接触器或继电器),以下只以接触器为例,是电气设备领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低压电气元件之一。在正常工作时,会因自身机械碰撞产生一定的振动噪音,并且,通常大部分普通接触器被直接安装在箱体上,这样,其触点吸合或断开时的机械动作易造成与安装板间的共振,此时会产生更大的噪音,尤其在无机房电梯控制柜中,接触器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噪音往往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230771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接触器或继电器消音装置,其在接触器或继电器基座下面增加减振板,并通过刚性支架将减振板和接触器或继电器连接于箱体安装板上,实现了一定的隔振降噪效果。但是该装置需依赖于柔性材料制成的减振板的阻尼性能,其减振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该装置易受温度的影响,尤其在长期严寒的地方使用,效果会更易受到影响;而且该装置占用安装空间较大,浪费了一定的空间资源。
公开号为CN203976144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电梯控制柜接触静音装置,其在接触器与电梯控制柜之间采用双向塔形弹簧结构实现减振效果,但是该装置中接触器与其基座底部的导轨直接接触,仍有可能造成接触器自身的机械振动与导轨间的共振,而影响降噪效果。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如何更好地降低接触器或继电器产生的噪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降噪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降噪装置,设置于箱体安装板和接触器或继电器基座之间,包括上基座、下基座、弹簧以及第一连接螺栓,所述第一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接触器或继电器基座、上基座、弹簧、下基座以及箱体安装板,并在所述箱体安装板的另一侧以螺母固定,所述下基座与所述箱体安装板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上基座包括承载板和上固定圈,所述下基座包括基板和下固定圈,所述承载板与所述接触器或继电器基座接触,所述基板与所述箱体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限位于所述上固定圈和下固定圈内。
较佳地,所述承载板与所述接触器或继电器基座之间垫有第一压板。
较佳地,所述第一压板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较佳地,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弹簧接触的一面铺设有上垫板,所述基板与所述弹簧接触的一面铺设有下垫板。
较佳地,所述上、下基座为一体式结构或组装结构。
较佳地,所述基板与所述箱体安装板通过固定件连接。
较佳地,所述固接件与所述基板之间设有第二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振降噪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接触器与箱体安装板间的近刚性连接改为弹性连接,减弱了接触器或继电器自身振动能量的传递,实现了更好的减振降噪效果,并且本装置中的主要部件不易受外在条件(如温度,特殊材料等)的限制;
2.由于接触器或继电器与箱体安装板间实现了弹性连接,可避免其自身振动与安装板间产生共振,减缓了接触器衔铁与铁心间及动静触头间的机械磨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3.本装置能够与普通接触器或继电器配合使用,所占用的安装板面积较小,可节省一定的柜体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减振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减振降噪装置中上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减振降噪装置中下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箱体安装板、20-接触器或继电器基座、30-上基座、31-承载板、32-上固定圈、33-上垫板、40-下基座、41-基板、42-下固定圈、43-下垫板、50-弹簧、60-第一连接螺栓、61-螺母、70-第一压板、80-第二连接螺栓、81-第二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通祐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通祐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58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头中线伸线机传动变速机构
- 下一篇:汽车减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