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姿势休闲分动椅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25483.0 | 申请日: | 2015-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1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应富强;段立江;吕俊杰;鲍家华;李陈;刘娟;刘红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7C1/022 | 分类号: | A47C1/022;A47C1/03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姿 休闲 分动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子结构,尤其是一种休闲分动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体验和方式。一款舒适且功能全面的休闲椅能给人们带来更好更舒适的生活。而市场上现有的沙发椅结构复杂,功能简单,操作不易,整体笨重,加工过程繁琐,价格不菲,存在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休闲椅的结构复杂、操作不易、成本较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化结构、功能全面、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的多姿势休闲分动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姿势休闲分动椅,包括底架和左右对称的搁脚机构,所述分动椅还包括座板和L型连杆,所述底架上部空间从左到右依次对称设置靠背、第一纵杆、第二纵杆、第三纵杆和搁脚机构,所述靠背的下部左端与所述第一纵杆的上端铰接,所述靠背的下部右端与所述第二纵杆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纵杆的上部后侧与座板的左端铰接,所述第二纵杆的上部前侧与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纵杆、第二纵杆的下端分别与底架铰接,所述座板的左段与所述L型连杆的夹角处连接,所述L型连杆的左段下部安装第一限位销,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与滑槽杆的上端铰接,所述滑槽杆的下部开有供所述第一限位销上 下滑动的滑槽,所述第一限位销套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L型连杆的右段的下端与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搁脚机构连接,所述座板的右段与所述第三纵杆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三纵杆的下端与底架铰接,所述座板的右端与所述搁脚机构连接;
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L型连杆的右段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中部与所述伸缩驱动装置的伸缩端连接,所述伸缩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底架上。
进一步,所述搁脚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搁脚垫和小搁脚片,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一端均与所述底板的右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与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搁脚垫铰接,所述小搁脚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所述第四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设有第二限位钉,所述座板的右端位于第一连杆上方设有第三限位钉。
再进一步,所述伸缩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包括驱动电机和伸缩推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伸缩推杆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铰接在所述底架的左侧,所述伸缩推杆的端部与所述横杆的中部铰接。
所述底架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一纵杆、第二纵杆和第三纵杆行程的第四限位钉。
优选的,所述滑槽为腰形槽。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搁脚机构伸出阶段,按动电动开关,电动推杆向前伸出,带动驱动构件向前运动,通过电机横杆带动L型连杆转动,L型连杆通过传动杆与搁脚机构第一连杆相连,从而带动搁脚机构伸出。与底架相铰接的三根纵杆,通过弹簧与底架相连,在弹簧和人的重力作用下,运动会延后与搁脚伸缩装置。当搁脚机构伸出到一定位置时,搁脚伸缩装置第一连杆与座板上限位钉相接触。此时,电动推杆继续运动,搁脚机构带动限位钉推动座板,从而推动整体结构绕三根纵杆转动,靠背角度也开始变化,达到最终位置。回程时候,按下电机开关,电动推杆开始收缩,此时,在人的重力和弹簧的拉力下,三根纵杆会绕座板转动,座椅整体往后平移。当回到初始位置时,纵杆与限位钉相接触,而电动推杆则继续收缩,带动搁脚机构中的第一连杆往回收缩运动,回到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能够分开实现搁脚抬升,靠背后仰等功能,增强了舒适性。而且结构简单稳定,操作方便,成本低,实用性高,为解决人们休闲问题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搁脚机构至水平第一位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靠背倾仰最终位置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抬升状态后面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搁脚机构局部示意图。
图6是L型连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54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