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测试与操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4910.3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7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钦普;宋金香;王波;邵劲松;梁满志;杜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测试 操作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技术及控制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测试与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大气污染的加剧,温室效应的放大,使人们寻找能够替代传统能源的新型清洁能源成为社会一种的迫切需求。作为提供动力的锂离子电池成为新能源产业的代表,并且在通讯工程、航空航天、交通运输领域类应用越来越为广泛;此外,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逐渐增加,相应的动力电池需求也加大,带动了电池供应商进行大规模的动力电池生产。
企业要对其引入动力电池的性能如电池的能量效率、脉冲充放电性能、循环寿命、热性能等做一个评价。在国内很多的动力电池企业用户中,很多动力测试工作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做到多种设备的联用,无法满足更多项性能测试的需求,而国外已出台很多电池测试标准都强调了仪器联用的重要性,故国内的动力电池测试技术的发展远不如国外。
动力电池单独放置测试时是一种状态,在不同的交通工具上的使用环境比单独放置时复杂很多,测试要模拟不同温度、湿度、湿热交变、随机振动等情况,需要联动很多环境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很多致使试验流程发生冲突时,要考虑优先服从的顺序;设备联动时要还考虑到实验人员和实验设备安全,除了实验室内自身保护外还需要联动厂区的安防系统;这些都对搭建电池测试平台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测试与操作平台,该平台能够实现动力电池测试的全自动化,如人离开后测试可由仪器自动运行,出现异常后设备自动停止并切断电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测试与操作平台,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测试监控系统、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以及测试辅助设备;
所述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与含充放电功能的数据采集系统、测试监控系统以及测试辅助设备分别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还与待测动力电池连接;所述数据分析处理系统通过RS232总线与环境仓或者带振动台的环境仓以及厂区消防中心分别通信。
所述测试监控系统包括对温控箱内、温控箱前、整个环境室内的摄像头、温控箱上位机以及测试仪上位机的监控装置。
所述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包括可视化显示装置以及PC工作站,用于接收并显示当前及历史试验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所述测试辅助设备包括BCU专用电源、动力电池支架、温控箱、步入式恒温恒湿室、温湿振三综合试验台以及打印机;
其中,温控箱用以满足单体或模组层次的动力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电性能试验,步入式恒温恒湿室用于提供成组电池包不同温度、湿度以及温湿度综合性能试验环境,温湿振三综合试验台用于提供各层次的电池在温度、湿度和不同方向不同频率振动下的综合性能试验。
所述动力电池测试与操作平台还包括:防爆窗、防爆门、泄压墙、PLC消防联动、用户桌面急停开关、自动烟雾报警器以及自动感光报警器。
在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与待测动力电池之间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该平台能够实现动力电池测试的全自动化,如人离开后测试可由仪器自动运行,出现异常后设备自动停止并切断电源。
该平台能够实现不同环境测试设备的综合运用,高仿真模拟动力电池在不同使用环境运行的状态。
该平台能够智能化监控测试设备群,使环境实验设备服从于充放电设备;并且充放电设备的上位机可控制环境实验设备。
该平台能够实现消防联动,尽最大程度的保护实验室人员及设备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动力电池测试与操作平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动力电池测试与操作平台,包括:含充放电功能的数据采集系统、测试监控系统、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以及测试辅助设备;
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与含充放电功能的数据采集系统、测试监控系统以及测试辅助设备分别连接;数据采集系统还与待测动力电池连接;数据分析处理系统通过RS232总线与环境仓或者带振动台的环境仓以及厂区消防中心分别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49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