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轮电动车高压空气挡风遮雨罩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24159.7 | 申请日: | 2015-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2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范睿航;李炜;甘雨涛;王文峰;曾晶;周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J17/08 | 分类号: | B62J1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高压 空气 挡风 遮雨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轮电动车高压空气挡风遮雨罩,尤其设计电动车配件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两轮电动车上通常没有能够挡风、遮雨的设备,使电动车驾驶员在冬季和雨天骑行时感到诸多不便。而传统的雨衣、风挡等电动车用品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问题,但是对驾驶员身体的束缚和视线的遮挡却无形中增加了发生事故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目前电动车雨衣、风挡所存在的厚重繁琐、穿上后行动不便等不足,减少安全隐患,让两轮电动车驾驶员无需穿戴雨衣、风挡却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为两轮电动车驾驶员带来更安全、舒适的驾驶感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轮电动车高压空气挡风遮雨罩,它包括导气部分和出气部分,所述出气部分有一出气口,能形成一层平行于地面的和一层垂直于地面的高压气幕,出气口与可伸缩支撑杆相连;所述导气部分由依次连接的进气口、空气加压泵、高压空气储气瓶组成;所述可伸缩支撑杆与高压空气储气瓶出口相连。使用时,将支撑杆拉出至出气口高过驾乘人员头顶,在使用者头顶及前方形成一层高压气幕。
作为前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所述出气口所形成的高压气幕可在两轮电动车驾驶员头顶及前方形成一层高压气幕;所述气幕就是一层透明的风挡,可抵挡行车时迎面而来的凉风以及小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驾驶员前方及头顶产生高压气幕以隔离驾驶员与周围流动的空气和下落的雨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台示意图。
图中:1、进气口;2、空气加压泵;3、高压空气储气瓶;4、气流控制开关;5、可伸缩支撑杆;6、水平出气口;7、密封连接口;8、两轮电动车前壳;9、气流控制开关按钮;10、两轮电动车仪表控制台;11、垂直出气口;12、高压空气储气瓶气压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两轮电动车高压空气挡风遮雨罩,它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口1,空气加压泵2,密封连接口7,高压空气储气瓶3,气流控制开关4,可伸缩支撑杆5,水平出气口6和垂直出气口11。其中,空气进入进气口1通过空气加压泵2进入高压空气储气瓶3,经过加压的高压空气再通过气流控制开关4,可伸缩支撑杆5到达水平出气口6和垂直出气口11。
如图2所示,具体地,进气口1位于两轮电动车前壳8上,与其相连接的空气加压泵2,高压空气储气瓶3,气流控制开关4和可伸缩支撑杆5(收缩时)均可隐藏在两轮电动车前壳8内。所述的可伸缩支撑杆5伸长时,从两轮电动车仪表控制台10前方引出,直接将水平出气口6拉高至高过驾驶员头顶。
为方便控制,所述的两轮电动车仪表控制台10中还添加了高压空气储气瓶气压表12,方便更加直观的观察当前高压空气储气瓶3内气压。所述的气流控制开关按钮9也集成到两轮电动车仪表控制台10当中去,可直接控制气流控制开关4,根据实际需要来控制水平出气口6和垂直出气口11的出气量,甚至关闭。
所述的空气加压泵2可单独外接电源工作或者与两轮电动车共用电源,即可以在两轮电动车充电的同时为高压空气储气瓶充气,降低两轮电动车电瓶负担,增加续航里程。所述的水平出气口6和垂直出气口11均为圆弧形均匀出气口,使产生的高压气幕均匀分布于各个方向。
从两轮电动车前壳8上引出一个进气口1,空气进入进气口通过空气加压泵2,高压空气储气瓶3,气流控制开关4,可伸缩支撑杆5,在水平出气口6和垂直出气口11喷出,各形成一层高压气幕,用来隔离两轮电动车驾驶员和周围空气,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之功能。另外,当两轮电动车或临近的其他车轮胎气压不足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为其充气,解燃眉之急。同时,在不使用的时候可直接将可伸缩支撑杆5收回两轮电动车仪表控制台10背后去,既节约空间,也不影响美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应当指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41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