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平方向上的采样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3530.8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6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宁;张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丽琴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E21B3/02;E21B7/0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平 向上 采样 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平方向上的采样钻机。
背景技术
钻机采样大多通过先将钻头钻进,然后通过吸料机进行吸料,不仅增加了采样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采样的效率,目前的采样钻机大多只能进行竖直方向的探测取样,无法实现水平方向多角度的采样。
设计一种自动取料且能够实现水平方向多角度采料的钻机是目前现有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水平方向上的采样钻机,实现了样本层的水平探测取样,其采样效率高,能耗低,且可同时对水平方向不同区域的样本进行采样,大大降低了采样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水平方向上的采样钻机,采样钻机本体、采样钻机外壳、采样钻机内腔、第一钻头、第二钻头、第三钻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杂质分散机、流体放大器、样本采集装置、转轴、散热螺旋桨,其中:
采样钻机内腔内设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样本采集装置,第一电机位于采样钻机内腔的前端,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位于采样钻机内腔的中部且对称分布,样本采集装置位于第一电机的一侧,第一电机贯穿有一转轴,转轴的一端与第一钻头和杂质分散机相连,转轴的另一端与散热螺旋桨连接,散热螺旋桨的一侧设有流体放大器,流体放大器中心处设有出风口;
采样钻机外壳的上下外表面分别设有第二钻头和第三钻头,第二钻头与第 二电机轴连接,第三钻头与第三电机轴连接,采样钻机外壳的外表面靠近杂质分离机的一侧设有第一感应器。
通过在第一钻头、第二钻头和第三钻头的配合,使采样钻机在进入样体层后可通过三钻头的配合工作,实现采样钻机水平取样,大大降低了样本采集的成本,提高了采样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采样的准确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钻头上设有第一定位发射器,所述第二钻头上设有第二定位发射器,所述第三钻头上设有第三定位发射器。通过在第一钻头、第二钻头和第三钻头上分别安装第一定位发射器、第二定位发射器和第三定位发射器,实现了对三个钻头的空间定位,从而使得采样钻机可远程进行水平校准,实现了对采样钻机运动轨迹的远程控制,有效提高了采样数据的准确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钻头与杂质分散机之间设有红外探头,所述红外探头用于控制第一钻头转动。
优选地,所述样本采集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输气管、贮料室、第二感应器、进料管、第一电子阀、第三感应器、第二电子阀,空气压缩机与输气管连通,输气管与贮料室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连通管内设有第二电子阀,贮料室与连通管之间设有第三感应器,贮料室靠近采样钻机外壳的一侧设有第二感应器,贮料室与外界通过进料管连通,进料管内设有第一电子阀。通过感应器对电子阀的控制,实现了自动吸料,大大提高了采样的效率。
优选地,所述第二感应器和第三感应器均受第一感应器控制,所述第一电子阀受控于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二电子阀受控于第三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个钻头和三个定位发射器,实现了对采样钻机的空间定位和运动轨迹的远程控制,且通过多个感应器实现了对样本的自动吸取,实现了对样本水平空间范围内自动采样,降低了采样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样 本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提出的一种用于水平方向上的采样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提出的一种用于水平方向上的采样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水平方向上的采样钻机,包括采样钻机本体22,采样钻机本体22包括采样钻机外壳16、采样钻机内腔15、第一钻头1、第二钻头8、第三钻头19、第一电机23、第二电机10、第三电机17、杂质分散机3、流体放大器13、样本采集装置5、转轴11、散热螺旋桨12。
采样钻机内腔15内设有第一电机23、第二电机10、第三电机17和样本采集装置5,第一电机23位于采样钻机内腔15的前端,第二电机10和第三电机17位于采样钻机内腔15的中部且对称分布,样本采集装置5位于第一电机23的一侧,第一电机23贯穿有一转轴11,转轴11的一端与第一钻头1和杂质分散机3相连,转轴11的另一端与散热螺旋桨12连接,散热螺旋桨12的一侧设有流体放大器13,流体放大器13中心处设有出风口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丽琴;,未经张丽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35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