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应不同免疫印迹试验剪膜抗体孵育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2571.5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0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洋;谢满江;周骅;燕洁静;张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53/00 | 分类号: | B65D53/00;B65D25/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不同 免疫 印迹 试验 抗体 孵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研究的抗体孵育盒,特别是一种适应不同免疫印迹试验剪膜抗体孵育盒。
背景技术
现在在抗体孵育盒在免疫印迹试验中的使用越来越多,但是现在使用的主流孵育盒,由于盒盖密闭不好,使用时蒸发情况明显,长期使用会造成浪费试剂的情况,还会使得孵育效果不理想。
此外,现在使用的抗体孵育盒均为一个大盒子里分为大小相同的且不能调节大小的几个小格子,但是实际使用时,由于做免疫印迹试验时剪膜的大小不同,小格子的大小也会相应不合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性好的适应不同免疫印迹试验剪膜抗体孵育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应不同免疫印迹试验剪膜抗体孵育盒,至少包括:盖体、抗体孵育盒;抗体孵育盒由四周密封边和腔体形成一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四周密封边在其与盖体密封的边上有一周第一密封凹槽,所述的盖体与四周密封边密封的边上有一周第一密封凸起边,第一密封凸起边和第一密封凹槽形状相同,相互配合形成密封连接,使盖体内的剪膜形成第一密封。
所述的抗体孵育盒由隔板和隔板槽隔成长方形格状剪膜盒用于放置剪膜;其中,隔板槽为固定结构,每一个隔板沿隔板槽横向移动,使格状剪膜盒形成需要宽度的小格子。
所述的盖体有一第二密封面,第二密封面与所述的腔体形状相同,相互配合形成密封连接,使盖体内的剪膜形成第二密封。
所述的第二密封面为弹性材料,弹性材料使盖体与所述的腔体形成较好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四周密封边在其与盖体密封的边上有一周第一密封凹槽,盖体与四周密封边密封的边上有一周第一密封凸起边,第一密封凸起边和第一密封凹槽形状相同,相互配合形成密封连接,使盖体内的剪膜形成第一密封。盖体有一第二密封面,第二密封面与所述的腔体形状相同,相互配合形成密封连接,使盖体内的剪膜形成第二密封。而将小格子的分隔板设计成为可以调节的,可以根据剪膜的大小来调节小格子的大小,这样做除了能够适应不同宽窄的条带外,还能够在孵育时最大程度的减少抗体的使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盖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抗体孵育盒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盖体;2、第一密封凸起边;3、第二密封面;4、抗体孵育盒;5、第一密封凹槽;6、剪膜盒;7、隔板;8、隔板槽;9、弹性材料;10、四周密封边;11、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适应不同免疫印迹试验剪膜抗体孵育盒,至少包括:盖体1、抗体孵育盒4;抗体孵育盒4由四周密封边10和腔体11形成一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四周密封边10在其与盖体1密封的边上有一周第一密封凹槽5,所述的盖体1与四周密封边10密封的边上有一周第一密封凸起边2,第一密封凸起边2和第一密封凹槽5形状相同,相互配合形成密封连接,使盖体内的1剪膜形成第一密封。
所述的抗体孵育盒4由隔板7和隔板槽8隔成长方形格状剪膜盒6用于放置剪膜;其中,隔板槽8为固定结构,每一个隔板7沿隔板槽8横向移动,使格状剪膜盒6形成需要宽度的小格子。
所述的盖体1有一第二密封面3,第二密封面3与所述的腔体形状相同,相互配合形成密封连接,使盖体内的1剪膜形成第二密封。
所述的第二密封面3为弹性材料9,弹性材料9使盖体1与所述的腔体形成较好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由于四周密封边在其与盖体密封的边上有一周第一密封凹槽,盖体与四周密封边密封的边上有一周第一密封凸起边,第一密封凸起边和第一密封凹槽形状相同,相互配合形成密封连接,使盖体内的剪膜形成第一密封。盖体有一第二密封面,第二密封面与所述的腔体形状相同,相互配合形成密封连接,使盖体内的剪膜形成第二密封。而将小格子的分隔板设计成为可以调节的,可以根据剪膜的大小来调节小格子的大小,这样做除了能够适应不同宽窄的条带外,还能够在孵育时最大程度的减少抗体的使用,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25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