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弹性助力环的渔网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1220.2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3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波 |
主分类号: | A01K74/00 | 分类号: | A01K7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助力 渔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鱼用具中的渔网,特别是一种带弹性助力环的渔网。
背景技术
抛撒渔网捕鱼从一项传统的捕鱼作业逐渐发展为一项有趣的休闲活动。休闲式撒网捕鱼活动中,参与者通常不会经过抛撒渔网的专门训练,存在力度不够或者用力技巧缺乏的问题,一般不能将渔网尽量撒开。因此,人们对传统的渔网结构进行了改进,例如增加了助力结构。现有技术中的手抛渔网虽然涉及助力结构,但是,所述助力结构要么固定在鱼网上,要么设置于鱼网内的导线轮上,使用不方便,效果不理想,有的助力环直径太大,影响渔网的收口,造成漏鱼,且直径太大不容易收纳,难以携带,有的助力环直径太小,不适合大口径的渔网,因助力环圆周太小,无法带动大口径渔网的所有圈坠做圆周运动,仍然难以将渔网尽量撒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弹性助力环的渔网,通过在渔网中的合理位置设置弹性助力环等助力结构,能够使得抛撒变省力,抛撒距离变远,抛撒程序变简单,抛撒面积最大化、渔网底部开口闭合最小化、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带弹性助力环的渔网,包括网体和撒网绳,所述网体的底口分布着网坠,所述网体的顶口设置有网扣,所述撒网绳通过若干根拉索连接所述网体的底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撒网绳与所述若干根拉索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弹性助力环。
所述弹性助力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撒网绳连接。
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撒网绳的绳扣上。
所述连接件是具有活扣结构的活扣连接件。
所述弹性助力环为可拆卸弹性助力环。
所述可拆卸弹性助力环包括环体,所述环体内具有弹性芯。
所述环体具有接口,所述接口采用螺杆螺母连接结构。
所述网扣与所述绳扣之间设置有防缠绕圈,所述防缠绕圈上具有圆周分布的若干个通孔,拉索从通孔中穿过。
所述活扣结构采用弹簧复位搭扣。
所述网扣呈环片形,环片上具有圆周分布的若干个通孔,拉索从通孔中穿过。
本实用新型带弹性助力环的渔网,其助力结构的特点是采用了弹性助力环,并且弹性助力环不再设于网体或网内,而是连结在撒网绳或者绳扣上,具有使用方便并能真正提供有效助力的效果。另外,弹性助力环具备可拆卸、可折叠、带弹性的新型特点,使用过程中,将渔网网坠置于弹性助力环上做半圆周运动或圆周运动时,渔网网坠其自身重量将弹性助力环压缩,当松开向外抛掷渔网时,带弹性的助力环瞬时回复圆型并做相应圆周运动,加速网坠的向外弹出并迅速带动整个渔网的网体做快速圆周旋转,从而更省力,更容易扩张;在收网时,网体与弹性助力环分开,若干条可分叉拉索与渔网底部相连接结构,从而更容易收口并防止漏鱼;可拆卸、可折叠设计可以让助力环的直径设计的更大更有利于大口径渔网的使用但又不影响携带的方便性及使用者的习惯。本实用新型让渔网尤其是大口径渔网抛撒变省力,抛撒距离变远,抛撒程序变简单,抛撒面积最大化,抛撒收网口最小化,大大加强了捕鱼量及捕鱼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弹性助力环的渔网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可拆卸弹性助力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活扣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撒网绳,2-绳扣,3-连接件,4-弹性助力环,5-拉索,6-防缠绕圈,7-网扣,8-网体,9-网坠,10-环体,11-弹性芯,12-第一螺母,13-螺杆,14-第二螺母,15-活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3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波,未经张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12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