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改善工作效率的增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1051.2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2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盐淮安鸿运盐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8 | 分类号: | B01D21/28;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231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工作效率 增稠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处理设备,尤其是一种可改善工作效率的增稠器。
背景技术
增稠器是一种使悬浮在流体中的固体颗粒下沉而与流体分离的设备。它是依靠地球引力场的作用,利用颗粒与流体的密度差异,使之发生相对运动而沉降。现有技术的增稠器多是采用自然沉降,即重力沉降;然而,悬浮颗粒在自然沉降的过程中,受颗粒粒径的影响,其下沉的速率难以得到保证,同时,悬浮颗粒在下沉过程中,其易于发生集聚,导致颗粒彼此影响,干扰其沉降速率,进而使得增稠器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稠器,其可有效改善其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改善工作效率的增稠器,其包括有筒体,筒体上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以及连通至筒体外部的清水溢流管道,筒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其包括有在筒体轴线方向延伸的搅拌轴,其由设置在筒体外部的电机进行控制,搅拌轴上设置多个搅拌叶片;所述筒体上端面设置有多个延伸至筒体内部喷气管道,其连通至设置在筒体外部的空气压缩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筒体上端面设置有至少4个喷气管道,每一个喷气管道的管径均沿筒体外部向其内部延伸方向逐渐增加。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多个喷气管道对筒体内部的待处理悬浮液进行均匀的处理,避免死角的出现;喷气管道的宽度渐变设置,可使得气流进行箱体内部时成锥形扩散,从而进一步改善其相对于待处理液体的接触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超声波破碎装置,其由超声波产生器与超声波换能器组成。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超声波破碎装置产生超声波,从而使得筒体内的悬浮物在沉降过程因超声波而彼此分离,避免悬浮物的彼此集聚,进而相互影响而导致其沉降效率降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筒体内部至少设置有两组超声波破碎装置,其分别位于筒体高度方向上的1/3与2/3位置;每组超声波破碎装置均包含有至少两个超声波破碎装置,其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在筒体侧壁上均匀分布。采用上述设计,其可使得悬浮物在下降过程中,通过多个超声波破碎装置对各个位置的悬浮物进行破碎处理,从而有效确保超声波对悬浮物的处理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搅拌叶片上设置有多个辅助搅拌板,其在搅拌叶片轴向上均匀分布,每一个辅助搅拌板所在平面,均朝向电机旋转方向倾斜。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辅助搅拌板随电机的旋转形成向下运动的水流,从而使得悬浮液沉降至筒体下方时,使其迅速沉降至箱体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每一个搅拌叶片上均设置有至少3个辅助搅拌板,其可有效确保辅助搅拌板的工作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可改善工作效率的增稠器,其可通过喷气管道输送自空气压缩机导出的气流,使得筒体内的液体中的悬浮物受气流作用迅速沉降,并通过多个装置的配合工作,使得筒体内的待处理液体的悬浮物迅速实现分离,从而实现其增稠处理,进而使得上述增稠器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得以显著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喷气管道俯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筒体、2—进料口、3—出料口、4—清水溢流管道、5—搅拌轴、6—电机、7—搅拌叶片、8—喷气管道、9—超声波产生器、10—超声波换能器、11—辅助搅拌板、12—空气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可改善工作效率的增稠器,其包括有筒体1,筒体1上设置有进料口2与出料口3,以及连通至筒体外1部的清水溢流管道4,清水溢流管道4中设置有电磁阀;筒体1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其包括有在筒体轴线方向延伸的搅拌轴5,其由设置在筒体1外部的电机6进行控制,搅拌轴5上设置多个搅拌叶片7;所述筒体1上端面设置有4个延伸至筒体内部喷气管道8,其连通至设置在筒体外部的空气压缩机12;4个喷气管道8关于筒体1的轴线成旋转对称,且其均位于筒体径向截面的1/2半径处;每一个喷气管道8的管径均沿筒体1外部向其内部延伸方向逐渐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盐淮安鸿运盐化有限公司,未经中盐淮安鸿运盐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10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