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通风管道的弯管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0701.1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3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岚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通风管道 弯管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建筑工程用通风管道的弯管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高楼建筑必定设有通风管道设施,以达到整栋建筑物的通气换气功能,以使通风管道内不会产生异味,故无设计良好的通风管道,不但会使室内外的空气无法流通,造成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弥漫于室内,且在强风夹带雨水的侵袭下,会使雨水倒灌至室内而造成积水或污渍等污染,甚至使得抽风设备损坏而减少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通风管道的弯管改良结构,以解决所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通风管道的弯管改良结构,其为在所述弯管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设有一第一环缘及一第二环缘,所述弯管的中段位置设有一弯折部,所述第一环缘轴向延伸设有一套管,所述套管可迫设于墙面的安装孔内,所述第二环缘轴向设有一颈缩管,并在邻近第二环缘的弯管内部设有一单向阻风门,所述单向阻风门包括设于所述弯管内壁上的枢接孔及挡止部,以及活动枢接于所述枢接孔的阀片,所述阀片略小于所述弯管内径;所述颈缩管套设于所述通风管道内,使所述第二环缘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环缘,以形成有一高度段差。
所述第一环缘与墙面间设有防水胶。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利用容易安装、施工的弯管,连接于通风管道与安装孔间,由弯管的弯折部形成通风管道间的高度段差,阻断雨水倒灌时的流动,并将雨水自动排出,避免雨水沿着通风管道倒灌至抽风设备所造成的损坏。
2.由于本实用新型第一环缘前端设有一套管,可直接紧迫地设于安装孔内,以免去螺丝固定的不便,安装更加方便。
3.本实用新型设有单向阻风门,不但增加了单向出气的效果,且可增加阻断雨水倒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通风管道的弯管改良结构,其为在弯管40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设有一第一环缘91及一第二环缘92,并在第一环缘91前端轴向延伸设有一套管911,第二环缘92轴向设有一颈缩管921,并在邻近第二环缘92的弯管90内部设有一单向阻风门93,所述单向阻风门93包括设于弯管90内壁上的枢接孔931及挡止部932,以及活动枢接于枢接孔931的阀片933,阀片933略小于弯管90内径,所述弯管90中段位置的弯折部94设有二斜角,两斜角大于90度,以形成倾斜的型式。
安装时,利用第一环缘91的套管911紧迫地设于墙面50的安装孔51内,第一环缘91顶靠于墙面50上,并在第一环缘91与墙面50间设有防水胶60,弯管90的颈缩部921套设于通风管道70一端,以完成通风管道70与安装孔51的连接,其安装、施工方便、快捷。
使用时,通过弯折部94的高度段差阻断水的流动,以及所述单向阻风门93的设计,可使通风管道70由内向外的气流顺利流动,外部向内的气流则无法流入,再者,其单向阻风门93也可阻挡雨水倒灌,大幅提升其防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容易安装、施工的弯管,连接于通风管道与安装孔间,由弯管的弯折部形成通风管道间的高度段差,阻断雨水倒灌时的流动,并将雨水自动排出,避免雨水沿着通风管道倒灌至抽风设备所造成的损坏。
2.由于本实用新型第一环缘前端设有一套管,可直接紧迫地设于安装孔内,以免去螺丝固定的不便,安装更加方便。
3.本实用新型设有单向阻风门,不但增加了单向出气的效果,且可增加阻断雨水倒灌的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岚,未经王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07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