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传输管道及应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液压张拉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20434.8 | 申请日: | 2015-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2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张裕;高志勇;杨洋;李中锋;王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金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11/12 | 分类号: | F16L11/12;F16L59/14;F03D1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24001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传输 管道 应用于 低温 环境 液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高压液压张拉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低温环境下的超高压液压张拉系统的气体传输管道及应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液压张拉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迎合大功率风力发电机所适用的反向平衡法兰以及锚栓组合件基础的安装,越来越多的超高压液压张拉系统正逐渐被用于张拉此类风塔上的高强螺栓以及锚栓。在一些北方风场的冬季施工过程中,液压张拉系统往往会出现张拉力达不到要求的问题,究其原因,发现由于施工操作现场环境温度很低(达-20℃以下),导致从空气压缩机输送压缩空气到气动液压泵的管道内空气中的水分结冰,阻碍了压缩空气的输送,使得气动液压泵的输出油压不能达到额定值,进而对液压张拉器的施工产生了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或其他缺陷,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传输管道及应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液压张拉系统,可通过电伴热带自动调节温度来调节气动管道内的空气温度,使得管内空气不会在低温环境下结冰阻塞管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体传输管道,包括:气动软管1,用于传输气体;加热装置,分段连续地绑定在所述气动软管1的外表面上;保温层4,包裹在所述加热装置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通过玻璃纤维带3绑定在所述气动软管1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均匀分布在所述气动软管1外表面上的多个电伴热带2。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电伴热带2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软管1采用的材料为PVC或尼龙。
进一步地,所述电伴热带2采用自限式,可随外界温度变化而自动调节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4采用的材料是橡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液压张拉系统,其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气体传输管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点有益的效果:
1、可通过电伴热带自动调节温度来调节气动管道内的空气温度,使得管内空气不会在低温环境下结冰阻塞管道;
2、采用区域性加热方式,针对管道不同区域的不同温度,所述电伴热带2采用自限式,可随外界温度变化而自动调节温度,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示意性示出本实用新型气体传输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示意性示出本实用新型气体传输管道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动软管,2—电伴热带,3—玻璃纤维带,4—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体传输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体传输管道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传输管道,包括:气动软管1两侧对称布置两个自限式电伴热带2,在气动软管1的长度方向上每隔一定间距用玻璃纤维带3把电伴热带2绑在气动软管1上,在最外层包裹上橡塑管保温层4。电伴热带1通电后能够自动调节其温度,进而调节气动管道1内的空气温度,使得管道内空气不会在低温环境下结冰阻塞管道,从而保证超高压液压张拉系统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正常使用。
其中,所述气动软管1采用的材料为PVC或尼龙;所述电伴热带2采用自限式,可随外界温度变化而自动调节温度;所述保温层4采用的材料是橡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气体传输管道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液压张拉系统。还可用于低温环境下风力发电塔反向平衡法兰以及预应力锚栓基础的张拉施工过程之中。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防冻效果好,安全可靠性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 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金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金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0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