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漏气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19778.7 | 申请日: | 2015-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2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漏气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气检测装置,特别提供了一种气管漏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船厂在船舶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类气体,这些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场所,然后通过不同类型的气管连接到各种工具上进行使用。但是,气管的个别部位老化或人为因素导致气管漏气,不仅会造成浪费,若是密闭舱室漏气,还会引起人员窒息、爆炸等危险。因此,对气管定期查漏,成为船厂的重要工作之一。 目前,船厂在检测气管是否漏气时,一般是将气管全部拆卸下来,并拿到专门的区域将气管通气并放置于水箱中,以此来检查气管是否漏气。然而,船厂所使用的各类气管长度较长(30米或更长),且一部分气管不容易拆卸。这就给气管的定期查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仅操作复杂,而且工作效率低下。
因此,研发一种气管漏气检测装置,实现不必拆卸气管就可以检测气管是否漏气的功能,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漏气检测装置,以解决以往检测气管是否漏气时,需将全部气管拆卸下来,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管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管体1,所述主管体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开设有轴向通孔111;
以及通过所述通孔111与所述主管体1连通的第一软管2及第二软管3;
小球4,活动设置于所述主体管11内,且所述小球4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111的直径。
优选,所述第一软管2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11的一侧,所述第二软管3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11的底部,且所述第一软管2及第二软管3通过所述通孔111与所述主管体1连通。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软管2及第二软管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快速接头21及第二快速接头31。
进一步优选,所述主管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
进一步优选,所述底座11的侧壁上设置有精度调节阀112,所述精度调节阀112能够调节所述通孔111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漏气检测装置,由主管体、第一软管及第二软管连接构成,使用时,如图1所示,5代表待测气管,将待测气管连接于第二软管的另一端,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为进气端,此时,通过向第一软管内充气,若主管体中的小球发生向上浮动现象,则说明待测气管漏气;若小球没有发生向上浮动现象,则说明待测气管不漏气,可以继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漏气检测装置,在检测气管是否漏气时,无需将全部管路拆卸下来,就可以实现对气管查漏的目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该结构的管路漏气检测装置,可以直观的观察到气管是否漏气,并可以及时进行必要的绑扎修复,有效避免了能源浪费和密闭舱室漏气引起的人员窒息、爆炸等危险。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精度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一种气管漏气检测装置,包括:由一端封闭的主管体1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主管体1另一端的底座11,其中,底座11上开设有轴向通孔111,还包括通过该通孔111与主管体1连通的第一软管2及第二软管3,主管体1内活动设置有小球4,且该小球4的直径大于通孔111的直径。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软管2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11的一侧,且第一软管2穿过底座11的侧壁与通孔111连通,第二软管3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11的底部,与通孔111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97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弯头气动管接头泄漏测试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气密性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