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放疗施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9205.4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3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萍;张银铃;王宗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5/00 | 分类号: | A61N5/00;A61M36/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鼻内翻性 乳头状 放疗 施源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放疗施源器。
背景技术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是鼻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病理特征为上皮组织高度增生,上皮团块向上皮下间质内呈管状或指状深入,从而形成特征性的外观形态。有时肿瘤局部呈息肉样改变,故常被误诊为鼻息肉。
首次发病的个体往往肿瘤起源于局部,并以此为生发中心,该生发部位可以位于鼻腔,亦可位于鼻窦,好发鼻窦的部位顺序一般为:筛窦、上颌窦、蝶窦、额窦。
对于发病在鼻腔位置处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一般采取鼻内镜下切除肿瘤,随着近距离放疗技术的普及,现在放疗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已经开始出现,采用施源器放置于肿瘤部位,施源器中的放射源通过传导钢丝与治疗机相连,放射源直接在肿瘤部位放射治疗,比传统的手术治疗复发率更低,而且手术过程中痛苦小,肿瘤细胞杀死率高。但是目前施源器在用于鼻腔位置处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时,往往出现以下几个典型问题,一是固定不牢靠,一旦出现松动就会出现较大手术偏差,二是放射源位置不容易改变,不能够准确的定位在肿瘤患区。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放疗施源器,具有固定牢靠,定位准确,放疗更加安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放疗施源器,包括用于容纳放射源的基体,所述的基体包括两个对称设计的鼻腔塑料体及其之间的连接条,基体两侧设置有鼻夹,所述的鼻腔塑料体内设置有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施源管,施源管为薄壁中空管,指向空腔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治疗机相连。
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鼻夹为弹性塑料体,可以直接扣压在鼻子上,使用方便。
鼻夹内侧贴合设置有海绵垫,海绵垫可以缓解鼻夹与鼻子间的压力,以免长时间造成患者的不适。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患者的患病情况,选择在其中任一鼻腔塑料体中插入施源管,如果两个鼻腔都患病,则需要都插入施源管,将施源管与治疗机连接,启动治疗机,传导钢丝从治疗机中伸出进入施源管内,计算机自动控制放射源的位置和驻留时间,进行近距离放射治疗。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施源器与鼻子间固定牢靠,不会随意移动,在手术进行中防止了手术偏差,放射源可以在施源管中受治疗机控制移动,使其更加靠近肿瘤区,加强了治疗效果,而正常组织细胞远离放射源,不会因过量的放射而受损伤,手术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鼻腔塑料体 2、连接条 3、鼻夹 4、施源管 5、放射源6、传导钢丝 7、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放疗施源器,包括用于容纳放射源的基体,所述的基体包括两个对称设计的鼻腔塑料体1及其之间的连接条2,基体两侧设置有鼻夹3,所述的鼻腔塑料体1内设置有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施源管4,施源管4为薄壁中空管,指向空腔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治疗机相连。
鼻夹3为弹性塑料体,可以直接扣压在鼻子上,使用方便。
鼻夹3内侧贴合设置有海绵垫7,海绵垫7可以缓解鼻夹3与鼻子间的压力,以免长时间造成患者的不适。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患者的患病情况,选择在其中任一鼻腔塑料体1中插入施源管4,如果两个鼻腔都患病,则需要都插入施源管4,将施源管4与治疗机连接,启动治疗机,传导钢丝6从治疗机中伸出进入施源管4内,计算机自动控制放射源5的位置和驻留时间,进行近距离放射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中心医院,未经青岛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9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屏双界面美容仪
- 下一篇:可折叠式多功能牵引拉伸运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