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压式退火窑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8992.0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4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巨力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退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工艺中使用的退火设备领域,尤指一种增压式退火窑。
背景技术
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退火工艺使用的设备为退火窑。
现有技术的退火窑都是炉体内设置加热装置来实现对金属制品加热退火,这种加热设备中热传导介质就是空气和热辐射,现有的退火窑压力都是常压,也就是炉体内的空气含量与外界一致,热传导介质就较少,退火均匀度和加热速度上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压式退火窑,该装置通过向退火窑注入空气增加炉体内的传热介质量的同时也通过增加压强提高炉体内的温度,加快炉内温度的升温速度,同时空气注入系统也是良好的退火后冷却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就技术实现,一种增压式退火窑,包括顶盖、加压管、套接环、窑体、调风配温装置、底板、支座、排气管,其中窑体为顶部设置有开口的中空圆柱形,窑体顶部外沿设置有延伸到窑体外的垂直设置的圆环状套接环,窑体通过套接环安装顶盖,顶盖内部为中空结构,设置有延伸到窑体内的调风配温装置,顶盖内表面垂直于顶盖设置有加热电极,加热电极均匀套接设置于调风配温装置内,窑体底部设置有支座,支座上设置有圆盘状底板,底板上设置有与加热电极相接配接的底导热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窑体半潜式或完全埋设于地面以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座为套接于圆环滑轨上的圆环状滑动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窑体外部设置有外套环,外套环与窑体之间为中空区域,外套环为混凝土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套环与窑体之间设置有绕接了闭合回路的电磁定子,在底板下表面设置有与该定子配套的抗高温永磁铁,保证定子产生电磁场时底板能够转动,实现均匀受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上表面设置有吊耳、导线箱和换气扇三种结构,导线箱内设置有连接加热电极的导线,换气扇为两个一个进气另一个排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风配温装置由热动力推动装置和调风板组成,所述调风板通过涡杆头与热动力推动装置配接并稳固安装于顶盖上,调风板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圆弧金属片组成,这些圆弧金属片可以组成一个圆环,调风板与调风板连接处都设置有由两个相邻调风板共同组成的电极安装孔,电极安装孔分为内电极孔和外电极孔,安装于调风板所组成的圆环内的为内电极孔,安装于调风板所组成的圆环外的为外电极孔,调风板以热动力推动装置为圆心环绕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动力推动装置由传动杆、传动齿、气缸、活塞、受热气缸、气腔组成,其中气腔为中空圆柱形,气腔外侧水平均匀环绕设置有多个气缸,气缸为一端连通气腔内另一端设置有封头的中空圆柱体,气缸内设置有活塞,活塞面向封头的一面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延伸至封头外部,传动杆不与活塞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传动齿配套涡杆头设置,气缸连接通气腔内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限位环,气腔底部设置有延伸出顶盖底表面的受热气缸,受热气缸为一端连通气腔内另一端为半圆封头的中空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装置通过向退火窑注入空气增加炉体内的传热介质量的同时也通过增加压强提高炉体内的温度,加快炉内温度的升温速度,同时空气注入系统也是良好的退火后冷却系统,该退火窑能够根据窑体内的温度通过调风板实现调节传热和送风,实现良好的退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增压式退火窑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增压式退火窑所设热动力推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增压式退火窑所设调风板安装示意图;
图4是一种增压式退火窑所设调风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巨力线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巨力线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89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