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炼铅侧吹炉炉缸砌体外的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8615.7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4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白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0 | 分类号: | F27D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地址: | 41001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铅侧吹炉炉缸砌 体外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铅侧吹炉,具体涉及一种炼铅侧吹炉炉缸外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侧吹炉在我国有色冶炼行业的应用愈来愈多,用于炼铅已有许多工业生产实例。侧吹炉炼铅为典型的熔池熔炼,熔炼时风口风速一般在160-190米每秒,当风口风速达150米每秒时对炉内熔体的搅动范围可达风口下800毫米以上。我国目前用于炼铅的侧吹炉风口中心线到炉缸底的距离一般在950mm以内,这意味着实际生产时,炉缸内的金属液体是受到搅动的。侧吹炉在炼铅时新炉子运行不长的时间炉缸膨胀变形、砌体向上抬高的现象时有发生,原因是炉缸内的铅熔融体受到搅动时,对炉缸耐火材料砌体的渗透力明显加大。而且,随着风口风速的提高,炉缸内铅熔融体受到搅动的强度也随之增大,渗透性也随之提高。虽然炉缸耐火材料砌体设计时留有一定量的膨胀缝,看似能完全消除炉缸砌体受热时产生的膨胀量,实则为铅熔融体更快更早的渗入砌体提供了可能性。目前侧吹炉的炉缸壳体采用的是刚性紧固式结构设计,目的是将耐火材料砌体围固在钢壳体内,这与耐火材料砌体的超预期膨胀显然有矛盾,也就造成了整个炉缸的变形和砌体的抬高,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侧吹炉的使用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炼铅侧吹炉炉缸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周期的可膨胀壳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炼铅侧吹炉炉缸砌体外的壳体,包括底板、端板和侧板,两端板和两侧板围成箱型框可活动的置于底板上,相邻的侧板和端板之间为可滑动连接。
所述端板的外侧布置有若干沿水平方向的筋板,该筋板的长度大于端板的长度,其两端对称开设有沿长度方向的长圆孔;所述侧板外侧对应端板上的各筋板处布置有水平筋板,该筋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侧板的长度,其两端对称开设有圆孔。
所述端板上各筋板和侧板上对应的水平筋板之间通过连接搭板连接,连接搭板的筋板连接端有沿长度方向的长圆孔、水平筋板连接端有圆孔,两块连接搭板夹住两筋板的连接端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相邻的端板和侧板搭接内角处贴合有沿高度方向的角钢,角钢的长度与端板和侧板的长度一致,角钢的一边与端板或者侧板焊接,另一边与相应的端板和侧板自由贴合。
所述端板和侧板的下端与底板之间通过角钢圈连接,角钢圈的一边贴合底板焊接,另一边自由贴合于端板和侧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端板和侧板外侧的筋板之间通过连接搭板使端板和侧板围成箱型框,连接搭板的内端与侧板之间通过穿过圆孔的螺栓连接,其外端的长圆孔与筋板上相应端的长圆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而两长圆孔的方向垂直,这样使得端板和侧板均可沿相应的长圆孔往外侧滑动;箱型框四个角部的角钢挡住了端板和侧板之间的拼接缝,角钢圈挡住了端板和侧板围成的箱型框下端与底板之间的拼接缝,使得端板和侧板能沿底板往外侧滑动。
本实用新型在炉缸砌体受热膨胀或受到铅熔融体的渗透加大膨胀时,其外侧的壳体能相应的往外侧滑动,这样就避免了现有技术固定式壳体结构存在的炉缸变形和砌体抬高的缺陷,提高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炼铅侧吹炉炉缸砌体外的壳体,包括底板1、端板2和侧板3,两端板2和两侧板3围成箱型框置于底板1上。
端板2的外侧布置有若干沿水平方向的筋板4,筋板4的长度大于端板2的长度,其两端对称开设有沿长度方向的长圆孔。
侧板3的外侧对应端板2上的各筋板4处布置有水平筋板5,水平筋板5的长度小于或等于侧板3的长度,其两端对称开设有圆孔。
相邻的筋板4和水平筋板5之间通过连接搭板6连接。连接搭板6的筋板4连接端有沿长度方向的长圆孔、水平筋板5连接端有圆孔,两块连接搭板6夹住两筋板的连接端通过螺栓连接。
相邻的端板2和侧板3搭接内角处贴合有沿高度方向的角钢7,角钢7的长度与端板2和侧板3的长度一致,角钢7的一边与端板2或者侧板3焊接,另一边与相应的端板2和侧板3自由贴合。端板2和侧板3的下端与底板1之间通过角钢圈8连接,角钢圈8的一边贴合底板1焊接,另一边自由贴合于端板2和侧板3上。
当炉缸砌体受热膨胀时,端板2和侧板3能沿底板1向外滑动的结构原理如下:端板2和侧板3外侧的筋板4和水平筋板5通过连接搭板6使端板2和侧板3围成箱型框,连接搭板6的内端与侧板3之间通过穿过圆孔的螺栓连接,其外端的长圆孔与筋板4上相应端的长圆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而两长圆孔的方向垂直,这样使得端板2和侧板3均可沿相应的长圆孔往外侧滑动;箱型框四个角部的角钢7挡住了端板2和侧板3之间的拼接缝,角钢圈8挡住了端板2和侧板3围成的箱型框下端与底板1之间的拼接缝,使得端板2和侧板3能沿底板1往外侧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86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