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支撑腿旋转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8064.4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7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4 | 分类号: | B60N2/44;B60N2/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支撑 旋转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具体涉及作用的支撑腿旋转结构。
背景技术
座椅为汽车所有内饰零部件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座椅的品质及使用舒适性直接影响到用户对整车的评价。座椅旋转机构异响、使用舒适性差又是座椅最常见又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各车型座椅支撑腿旋转机构通常由下支撑腿、旋转销、限位卡和上支架四部分组成。一方面,下支撑腿、上支架的旋转销过孔未进行翻边处理,旋转销过孔由冲压落料工艺成型,该成型过程无法保证过孔尺寸,而且孔径周边飞边毛刺难以消除。首先,过孔尺寸偏大导致行驶过程中异响,尺寸偏小影响旋转销装配;其次,飞边毛刺长期使用后造成旋转销异常磨损,导致间隙增大出现异响;另一方面,下支撑腿、上支架与旋转销为直接接触,且都为金属零件,配合间隙使得座椅在粗糙路面行驶过程中下支撑腿与旋转销、上支架与旋转销撞击产生异响;还有,下支撑腿与上支架为间隙配合,通常为消除异响该间隙设计时会很小,但由于两个零部件均采用冲压成型的制造工艺,飞边、毛刺导致旋转机构运动时下支撑腿与上支架存在干涉情况,导致座椅翻折不顺畅,影响用户使用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座椅支撑腿旋转结构,解决座椅行驶过程中异响、翻折过程中运动干涉、不顺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座椅支撑腿旋转结构,包括下支撑腿、旋转销和上支架,下支撑腿的连接部为U型,上支架为n型,上支架下端插入下支撑腿的U型连接部内,通过旋转销连接。在下支撑腿和上支架的销孔上有冲压翻边,在下支持腿、上支架与旋转销配合间隙处增加装有衬套甲和衬套乙,衬套甲将下支持腿与上支架有效隔开,衬套乙由弹簧卡片限制在旋转销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旋转销孔位置增加翻边结构,解决了尺寸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消除了由此带来的装配困难及异响问题。
2、通过增加塑料衬套消除了各零部件之间撞击异响的问题。
3、通过在塑料衬套上增加翻边隔开了两个零部件直接接触同时保证无间隙造成异响的问题。
可见,本结构能消除因配合间隙引起的行驶撞击异响,解决各部件异常磨损,提高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结构的断面图;
图2为本结构的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汽车座椅支撑腿旋转结构,该结构包括下支撑腿1、旋转销2、衬套甲3衬套乙4、弹簧卡片5、上支架6。
下支撑腿1的连接部为U型,上支架6为n型,上支架6下端插入下支撑腿1的U型连接部内,通过旋转销2连接。
在下支撑腿1、上支架6上的旋转销孔增加冲压翻边7工艺处理,解决尺寸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消除由此带来的装配困难及异响问题。
在下支撑腿1、上支架6与旋转销2配合间隙处增加塑料的衬套甲3、衬套乙4,衬套甲3有翻边31,将下支撑腿1与上支架6有效隔开,衬套乙4由弹簧卡片5限制在旋转销1上。该结构既可以优化装配工艺、避免车辆在粗糙路面行驶过程中异响,同时还能消除原机构在旋转过程中下支撑腿1与上支架6的运动干涉,从而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80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及其烟灰缸组件
- 下一篇:一种汽车侧置座椅安装支架结构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