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松垫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6708.6 | 申请日: | 2015-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3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汪友林;马胜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科五金(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24 | 分类号: | F16B39/24;F16B39/282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余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垫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松垫圈。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防松垫圈包括分别设置在垫圈两面的呈放射状的小齿牙101和大齿牙102,且大齿牙102的牙面倾斜角度大于配套使用的螺栓或螺母的螺纹升角。如图2所示和图3所示,分别为小齿牙所在的面和大齿牙所在的面的俯视图,垫圈为圆形中空结构,小齿牙和大齿牙分别分布在垫圈的上下两面,小齿牙所在的面齿牙数量多、尺寸小;大齿牙所在的面齿牙数量少、尺寸大。
如图4所示,为两个垫圈配合形成双叠自锁式防松垫圈时的结构示意图。两个垫圈1和2的大齿牙面相互咬合。工作时,螺栓套上防松垫圈后放入待固定安装的物体的通孔或螺纹孔内,上端防松垫圈的上表面小齿与螺栓头接触,下端防松垫圈的下表面小齿与固定安装的物体接触。如果是通孔,在螺栓伸出的一头将防松垫圈和螺母依次套上,此时伸出的一头中,上端防松垫圈的上表面小齿与固定安装的物体接触,下端防松垫圈的下表面小齿与螺母接触。当螺栓头被旋紧时,或者螺栓和螺母被拧紧时,双叠自锁防松垫圈的一个外侧面,即一个垫圈的小齿牙面的牙尖压入待固定安装的物体的接触表面,双叠自锁防松垫圈的另一个外侧面,即另一个垫圈的小齿牙面的牙尖压入螺栓头或螺母的接触表面内。当螺栓受到振动,螺栓头被振松,或者螺栓与螺母之间会产生松动趋势,此时两片垫圈的小齿牙面分别被各自的接触面咬合,其中与螺栓头或螺母咬合的垫圈会随螺栓头或螺母向松开的方向转动,从而带动垫圈内侧大齿牙面的大齿牙相对错动抬升,由于垫圈内侧大齿牙面的倾斜角度大于固定螺栓螺纹的升角,所以双叠自锁防松垫圈因错开产生的抬升距离大于螺栓松动带来的紧固长度的变化,抬升张力在螺栓连接处产生一个较高的抵抗力来经受强烈振动,从而达到优良的防松效果。双叠自锁防松垫圈已被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石油化工、能源、汽车制造、工程机械和海洋工业等领域。
目前,市面上不锈钢双叠自锁式防松垫圈的防松效果通常不太好。而瑞典Nord-Lock公司生产的不锈钢防松垫圈采用其专有保密的硬化技术处理,从而获得较好的防松效果,相应地,产品的价格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防松垫圈,防松效果较好,且产品的成本也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防松垫圈,所述防松垫圈的材质为不锈钢,包括大齿牙和小齿牙,所述小齿牙横截面的长边与短边夹角为80~110°,小齿牙的深度为0.1~0.3毫米,小齿牙横截面长边与垫圈基平面的夹角为5~10°;大齿牙横截面的长边与防松垫圈基平面的夹角A比配套使用的螺栓或螺母的螺纹升角B大0.1°~1°;所述防松垫圈的表面具有一层经低温渗碳、低温渗氮或低温氮碳共渗工艺处理后形成的硬化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防松垫圈,针对不锈钢材质的垫圈,通过齿牙的特定结构配合表面低温渗碳、低温渗氮或低温氮碳共渗处理形成的硬化层,特定齿牙结构对应尖锐的小齿牙尖和倾斜角度合适的大齿牙,硬化层对应较高的表面硬度(高出市面上的通用硬度水平400HV0.05)。这样,在螺栓被拧紧时垫圈外侧的小齿牙面的小齿牙尖越尖锐、越硬,就越能够轻松压入接触面,与接触面牢固接合。而大齿牙的结构使得相互咬合的大齿牙能彼此错开进行防松,且可配合小齿牙等的结构,确保小齿牙较好地嵌入接触面,确保防松效果较好。防松垫圈表面的硬化层采用低温渗碳、低温渗氮或低温氮碳共渗处理形成,处理过程简便易控,从而防松垫圈的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防松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防松垫圈的小齿牙所在的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防松垫圈的大齿牙所在的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两个图1所示的防松垫圈组合形成双叠自锁式防松垫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防松垫圈的有关小齿牙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防松垫圈的有关大齿牙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316L不锈钢材质的防松垫圈在显微镜下的金相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304不锈钢材质的防松垫圈在显微镜下的金相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测试时1号防松垫圈对应的螺母接触表面的压痕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科五金(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森科五金(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67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