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注式酒提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16608.3 | 申请日: | 2015-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3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诗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航头学校 |
| 主分类号: | B65D25/38 | 分类号: | B65D25/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 地址: | 20131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式酒提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注式酒提子。
背景技术
市场上盛放黄酒的装置为传统的酒坛,因此有客户来买酒的时候需要用到打酒用的酒提子。常用的酒提子多为提杆加蓄酒槽,如果稍有偏差就有有酒从酒提子中洒出,或者使用漏斗减少酒外漏。顺应市场需求,有发明提出使用按压打酒装置,如CN201825341U公开了一种酒坛打酒装置,其通过在酒坛上安装打压器来打酒。但这种按压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压力,如果有空气进入还会产生气泡,影响酒的质量和口感。
为了不影响酒的质量和口感,在传统的酒提子基础上增加减少洒酒的装置或者能替代漏斗的装置,仍是打酒用工具的最佳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注式酒提子,不仅可以减少打酒过程中酒的外漏,还能替代漏斗,增加打酒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自注式酒提子是参照抽水马桶上抽水箱的内部出水结构而设计,在传统酒提子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它是一个底部有圆形洞的酒提,配有盖住洞的硅胶活动盖。活动盖装在酒提洞洞的内侧,并且能够灵活开合,用连杆把活动盖与拎手相连。打酒时,酒自动注入酒提中,注入酒瓶时无需侧倒,启动连杆,打开活动盖,酒从提下的小口中流入瓶中,且不易溢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注式酒提子,包括:蓄酒槽、活动杆及固定活动杆的固定杆、活动塞和出液孔;所述固定杆固定于蓄酒槽侧壁上,所述出液孔位于蓄酒槽底部,所述活动塞在蓄酒槽内部用于堵住出液孔,并与所述活动杆连接、以控制所述活动塞的开合。
其中,所述蓄酒槽可以为任意容积的圆筒或者方筒,优选为圆筒,容积0-1L;更优选为圆筒,0-0.5L;进一步优选为0-0.25L。
其中,所述蓄酒槽底部的孔可以在蓄酒槽底部的任意位置,优选为边缘,更优选为靠近活动杆的固定位置。
其中,所述出液孔在蓄酒槽底部背面设有孔径相同的突出部分。
其中,所述出液孔的孔径为0-1.5cm,优选为0.5-1cm。
其中,所述出液孔的突出部分长度为0-5cm,优选为0-2.5cm,更优选为0.5-2cm。
其中,所述活动塞的材质优选为橡胶、硅胶、塑料中的任意一种,更优选为硅胶。
其中,所述活动塞具有上下结构,所述下部结构直径与蓄酒槽底部孔径相同,所述上部结构的直径至少大于下部结构直径。
其中,所述活动塞上部结构表面设有与活动杆连接的环状结构。
其中,所述活动杆与活动塞连接的位置设有与环状结构相对应的拉钩或者连接环。
其中,所述活动杆固定在蓄酒槽侧壁的固定杆的方式为扣环,所述扣环上设有与螺钉直径最大处相同孔径的孔。
其中,所述活动杆顶部设有便于拉动的把手。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注式酒提子,通过在底部设置出酒孔,通过活动杆与用来堵孔的活动塞来控制酒的流出,既不会导致酒撒在外面同时也代替了漏斗,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装置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活动塞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注式酒提子,包括:蓄酒槽、活动杆及固定活动杆的固定杆、活动塞和出液孔;所述固定杆固定于蓄酒槽侧壁上,所述出液孔位于蓄酒槽底部,所述活动塞在蓄酒槽内部用于堵住出液孔,并与所述活动杆连接、以控制所述活动塞的开合。
结合图1,使用时,活动塞1在蓄酒槽7内盛装的酒的压力下堵住出液孔2,通过固定环3固定于侧壁内的固定杆4上的活动杆5,在把手6的带动下,借助活动塞上部结构9表面的拉环8克服酒的重力将活动塞1下部结构10从蓄酒槽7底部的出液口2拉起,然后酒顺着出液口流入盛酒容器中。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航头学校,未经上海市航头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66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