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性聚氨酯保温复合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16363.4 | 申请日: | 2015-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6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马刚;李建鑫;徐娜;袁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德罗宝节能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80;B32B13/12;B32B27/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5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聚氨酯 保温 复合板 抹灰 外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聚氨酯保温复合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特别是近两年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我国能源需求增长较快,能源紧张也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高耗能产业比例偏大,致使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能源自给率不断降低,对外依存度加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工业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建筑业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等指标高位运行。
外墙外保温技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德国等欧洲国家,迄今为止,外保温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我国作为能耗大国,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逐步实施了节能30%、50%和65%的三部节能工作步骤,并开始在有条件的城市里展开更高节能指标实施的有益尝试。(北京等地区已经开始执行了节能75%的目标),聚氨酯作为具有远大前景的保温材料,将逐步在国内的保温材料市场内风生水起。
目前传统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在施工前,需要进行界面处理和开槽,保温材料与基层面粘接不牢固,易脱落普遍;保温系统普遍为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其遇火收缩,熔滴,熔滴会造成流淌,造成火势蔓延和二次火源;要达到节能75%的要求时需要较厚的保温层,增加了施工难度与成本;保温板材的聚氨酯板材导热系数较低,遇火不收缩,为热固性材料,根据GB8624-2012的规定,达到B1级性能氧指数需要达到30%以上,普通的聚氨酯很难达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与基础墙体粘结性好、不脱落,强度高、保温效果好、遇火碳化阻燃、无熔滴以及无收缩的改性聚氨酯保温复合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性聚氨酯保温复合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包括基础墙体,还包括从基础墙体往外依次设置的粘接砂浆层、聚异氰脲酸酯保温板、抹面抗裂砂浆层、柔性耐水腻子层以及装饰面层,聚异氰脲酸酯保温板通过塑料膨胀锚栓与基础墙体相固定,抹面抗裂砂浆层内嵌有耐碱玻纤网格布。
进一步,聚异氰脲酸酯保温板包括上、下两层水泥基背衬防护层以及聚异氰脲酸酯夹层,聚异氰脲酸酯保温板是通过聚异氰脲酸酯发泡时产生的自粘接性能对上、下两层水泥基背衬防护层进行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改性聚氨酯保温复合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了聚异氰脲酸酯保温板材,自粘结性好、不脱落、遇火碳化阻燃、无熔滴以及无收缩,耐碱玻纤网格布通过塑料膨胀锚栓与聚异氰脲酸酯保温板材固定,增强保温系统强度、自粘结性和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改性聚氨酯保温复合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性聚氨酯保温复合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包括基础墙体1,还包括从基础墙体1往外依次设置的粘接砂浆层2、聚异氰脲酸酯保温板3、抹面抗裂砂浆层5、柔性耐水腻子层6以及装饰面层7,聚异氰脲酸酯保温板3通过塑料膨胀锚栓4与基础墙体1相固定,抹面抗裂砂浆层5内嵌有耐碱玻纤网格布。本实用新型的改性聚氨酯保温复合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了聚异氰脲酸酯保温板材,自粘结性好、不脱落、遇火碳化阻燃、无熔滴以及无收缩,耐碱玻纤网格布通过塑料膨胀锚栓与聚异氰脲酸酯保温板固定,增强保温系统强度、自粘结性和结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德罗宝节能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德罗宝节能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63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隔断板
- 下一篇:一种蜂窝夹芯纳米绝热复合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