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辊道式电窑上的新型事故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6265.0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8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熊亮;管火金;陈军;曾磊;梁钊林;陆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摩德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30 | 分类号: | F27B9/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28222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辊道式电窑上 新型 事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烧成、玻璃晶化、退火等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辊道式电窑上的新型事故口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辊道式电窑在产品烧结成型的生产过程中,因开裂、辊棒断裂等原因产生废渣并堆积在电窑的底部。随着辊道式电窑的长时间运行,若堆积的废渣长时间不进行清理,将影响辊下的电热棒的正常工作,甚至出现局部蓄热产生较大温差影响到输送辊棒上的产品烧成;传统辊道式电窑不在辊棒下方的侧墙上设置事故处理孔。当出现堵窑事故、积渣太多需要清理时,只能降温停窑,并将窑顶耐火砖、电热棒(丝)和辊棒拆掉后从顶部清理,整个过程耗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为了保护耐温砖,需要缓慢降温,窑内降到常温时一般需要2~3天,清理废渣后重新升温也需2~3天,不仅在过程中造成产量损失,还会在升、降温过程浪费大量电能。因此,如何找到一种能够在辊道式电窑不停机的情况下就可简单进行废渣清理的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辊道式电窑生产过程中、不停机的情况下可以方便清理窑底废渣的新型事故口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辊道式电窑上的新型事故口结构,包括框架、设置于该框架上的输送辊棒、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辊棒转动的传动机构以及分别位于所述输送辊棒上下方的上电热棒组和下电热棒组,所述框架上至少一侧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下电热棒组的安装口,其中该安装口由薄型耐温莫来石板分隔成上下两孔,所述下电热棒组固定于所述安装口内的轻质耐温孔砖内,并由薄型耐温莫来石板支撑,位于该安装口上方的窑墙由重质耐温砖进行支撑;所述安装口内还分别包括有轻质耐温活动砖、轻质保温活动砖塞子、保温棉塞子和用于填塞缝隙的保温棉,用于密封该安装口。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保温活动砖塞子还设置有拉钩,便于从所述安装口拉出。
本方案通过在窑炉框架其至少一侧上开设有用于安装下电热棒组的安装口,该安装口由薄型耐温莫来石板分隔成上下两孔,上层孔用于安装放置该电热棒组,下层孔用于清理因堵窑事故而产生的废渣的通口,形成的一个双重事故口结构;其中下电热棒组固定于安装口内的轻质耐温孔砖内,并由薄型重质耐温板支撑,位于该安装口上方的窑墙由重质耐温砖进行支撑;同时该安装口内还分别包括有轻质耐温活动砖、轻质保温活动砖塞子、保温棉塞子和用于填塞缝隙的保温棉,用于密封该安装口;当需要对窑炉框架底端的废渣进行清理时,只需通过从该安装口中依次向外拉出保温棉塞子、轻质保温活动砖塞子和轻质耐温活动砖,形成一个开口,操作人员随后通过工具即可方便快捷地将窑炉框架底端的废渣拉出,完成清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框架上事故口中结构分解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框架上事故口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辊道式电窑上的新型事故口结构,其包括框架1、设置于该框架1上的输送辊棒2、用于驱动该输送辊棒2转动的传动机构3以及分别位于上述输送辊棒2上下方的上电热棒组4和下电热棒组5。同时上述框架1其至少一侧开设有用于安装下电热棒组5的安装口101,其中该安装口101由薄型耐温莫来石板11分隔成上下两孔,下电热棒组5固定于安装口101内的轻质耐温孔砖12,并由薄型耐温莫来石板11形成支撑,而位于该安装口101上方的窑墙由重质耐温砖8进行支撑。此外该安装口101内还分别包括有轻质耐温活动砖7、轻质保温活动砖塞子9、保温棉塞子10和用于填塞缝隙的保温棉,用于密封该安装口101,其中该轻质耐温活动砖7包括一对叠放成阶梯形的轻质耐温活动砖A701和轻质耐温活动砖B702,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可以使得事故口开口大小可以产生变化。同时,为了便于工人操作,上述轻质保温活动砖塞子还设置有便于从安装口拉出的拉钩。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其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中的上述事故口其内的耐火材质还可以因窑内烧结产品的不同的温度变化而相应变化,并且该事故口结构还可以应用在其它辊道窑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摩德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摩德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62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式炉用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烧成设备上的新型驮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