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装气瓶中过量充装压缩气体的回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5737.0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7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特种气体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0 | 分类号: | F17C7/00;F17C13/00;F17C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许丹丹 |
地址: | 2111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装气瓶中 过量 压缩 气体 回收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装气瓶中过量充装压缩气体的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按照气瓶充装相关要求,压缩气体在充装结束后,应有专人对充装后的气瓶逐个进行检查。针对复检时查出的因过量充装形成的超装气瓶,目前没有统一的处理方法,大部分气站将超装气瓶内的压缩气体直接排放处理,极大地浪费了气体产品,尤其当充装的压缩气体为氪气、氙气、氖气等稀有贵重气体时,更是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直接排放还可能会影响场所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尤其当充装的压缩气体为氧气等助燃气体或甲烷等可燃气体时,还会对作业场所安全造成严重的隐患。
某些气站甚至对超装气瓶不予以处理,造成气瓶超压出售,在装卸、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时甚至引起气瓶爆炸。尤其在利用压缩气瓶制作助燃气体和可燃气体的混合气体时,气体的比例需要严格控制,例如制作乙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时,乙炔所占的体积比只有在2.5%~98%以外的范围内才能保证制作现场和混合气体的安全,如果直接利用氧气的超装气瓶进行混合气体的配制,不但存在超装气瓶本身的安全隐患,而且极易导致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不好控制,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因此,必须及时处理超装气瓶解除安全隐患,但直接排放处理存在气体浪费、影响人体健康以及其他安全隐患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因对超装气瓶的直接排放所带来的气体浪费、影响人体健康以及其他安全隐患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装气瓶中过量充装压缩气体的回收处理装置,通过对超装气瓶中过量充装的气体进行有效回收处理,提高产品利用率,有效消除了气瓶因超装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装气瓶中过量充装压缩气体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缓冲气罐、超装气瓶接口、中间过渡管、接收气瓶接口,所述缓冲气罐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孔,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超装气瓶接口连接,所述出气孔通过所述中间过渡管与所述接收气瓶接口连接,所述缓冲气罐的直径大于所述中间过渡管的直径,所述缓冲气罐上设置有气体压力表和用于连接真空泵的阀门。
为了使得气体压力表能更精准地反映超装气瓶的压力,保证超装气瓶的产品质量,所述气体压力表位于缓冲气罐上靠近所述进气孔的一端。
为了避免缓冲气罐内存有过多无法靠装置内部压力输送至接收气瓶的余气,所述缓冲气罐应尽量小型化,所述缓冲气罐的外径为28mm,壁厚为3mm,长度为150mm。
为了保证超装气瓶的一端和接收气瓶的一端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压力差使得过量充装的气体能够平缓输送,同时保证中间过渡管能够承受住气体的压力,所述中间过渡管的外径为8mm,壁厚为2mm,长度为300mm。
为了降低超装气瓶中过量充装的气体进入缓冲气罐时对缓冲气罐的冲击力,所述进气孔的直径应根据缓冲气罐的直径设置相对较大的值,所述进气孔的外径为14mm,壁厚为2mm。
为了进一步保证缓冲气罐能够承受住超压气体的冲击力,使得整个回收处理过程安全可靠,所述缓冲气罐为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气罐。
为了方便接收气瓶接口与接收气瓶阀门的无缝连接,保证整个处理过程的气密性和耐压性,所述中间过渡管为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钢管。
当充装气体为氧气时,为了保证系统内装置、配件等不与氧气发生反应,需要系统禁油,所述气体压力表为氧压表。
为了适应不同性质的气体特性,尤其对于助燃气体或可燃气体,所述阀门的阀门垫片由阻燃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装气瓶中过量充装压缩气体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以下优势:
利用缓冲气罐与中间过渡管的直径差、长度差及其形成的容积差在装置内部形成气体压力差来控制气体的流动,对超装气瓶中过量充装的气体进行了有效的回收利用,既节能减排又保护环境,避免了排放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有效地消除了超装气瓶的安全隐患;处理过程仅靠系统内部压力差来处理,基本不需要外部驱动动力,节省成本。
通过设置进气孔、缓冲气罐、中间过渡管的尺寸比例关系,以及缓冲气罐采用耐压材料提高了整个装置在处理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该装置体积小,占用空间小,通过该装置使得超装气瓶中过量充装的气体回收至接收气瓶后,留存在该装置内部无法靠压力差输送至接收气瓶的余气留存量很少,整个处理过程浪费较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特种气体厂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特种气体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57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冷剂进行安全排放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LNG定量装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