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抱丝测试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15686.1 | 申请日: | 2015-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3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全;王婷;杨海;许一鸣;岳斌;贾晶;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林炜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入类医疗器械测试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抱丝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近三十多年发展起来的动脉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其中的球囊扩张技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用经皮穿刺技术将球囊导管插入血管的狭窄部位,在严格监护下进行球囊扩张膨胀,使血管的狭窄部位得到扩张,从而恢复管腔直径。以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为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是目前所有冠心痛介入治疗技术的基础,其过程是在导引导管及导引导丝的帮助下,利用X线造影录像监视球囊扩张导管在人体内从小动脉进入主动脉,最后到达阻塞的冠状动脉。导管的近端与扩张泵连接,通过给扩张泵施加压力将造影剂通过导管的内腔输送到位于导管远端的球囊,通过球囊的扩张将阻塞的病变部位扩张,在达到预定的尺寸后,迅速使扩张泵从正压状态转变为负压状态,回抽造影剂,球囊恢复到扩张前状态,然后球囊导管从血管中撤出,血管病变部位由于被扩张而恢复了血流的畅通。
抱丝现象一般是在医生对介入类医疗器械产品(充压介入类导管)充压扩张后,在回撤介入类导管时,导引导丝与导管之间阻力很大,导管无法单独撤回,不能将导管顺利从体内退出,需要和导引导丝一并撤出体外;正常情况下,一般是导管先单独撤出体外,导引导丝留在体内做后续其他使用,使用完毕后再单独将导引导丝撤出体外。如果发生抱丝现象,会影响导引导丝的后续正常使用,因此,为了在介入类医疗器械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发现并解决抱丝问题,需要一套测试系统测量产品是否存在抱丝的情况以及其抱丝的程度。
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报道关于如何评价和测量抱丝现象的测试系统。抱丝测量系统可以用于测试和评价介入类医疗器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发生抱丝及抱丝程度的情况,从而便于识别何种产品会出现抱丝现象,区分不同产品抱丝程度的区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抱丝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能够判断介入类医疗器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发生抱丝现象及抱丝程度情况。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抱丝测试系统,包括测量装置、导引导管、模拟临床使用装置和充压装置,所述模拟临床使用装置包括水浴锅和置于所述水浴锅中的器官模型,所述导引导管与器官模型相连,所述导引导管供导引导丝穿入并使介入类医疗器械顺着所述导引导丝穿入到器官模型,所述充压装置可与所述介入类医疗器械相连,所述测量装置可与所述导引导丝相连。
上述的抱丝测试系统,其中,所述测量装置为推送力测试仪。
上述的抱丝测试系统,其中,所述充压装置为充盈器或压力泵。
上述的抱丝测试系统,其中,所述器官模型为心脏模型、头颅模型、外周血管模型或动脉模型。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抱丝测试系统,通过建立一整套测试系统,利用该测试系统,可以测试出介入类医疗器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发生抱丝现象,并能够定量评价发生抱丝的程度,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抱丝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能在介入类医疗器械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抱丝问题,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抱丝现象,使介入类医疗器械产品顺利撤出体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抱丝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曲线L1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曲线L2的示意图。
图中:
1测量装置 2导引导管 3器官模型
4水浴锅 5充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抱丝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抱丝测试系统包括测量装置1、导引导管2、模拟临床使用装置和充压装置5,导引导管2内可穿入导引导丝并供介入类医疗器械进入,所述模拟临床使用装置包括水浴锅4和置于所述水浴锅4中的器官模型3。使用时,所述介入类医疗器械与充压装置5相连,导引导丝与测量装置1相连。所述测量装置1可以为推送力测试仪。所述充压装置5可以为充盈器或压力泵。所述介入类医疗器械为充压类介入导管,如球囊扩张导管等,所述器官模型3可以为人体器官模型或动物器官模型,人体器官模型如心脏模型、头颅模型、外周血管模型或动脉模型等。
a)测量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5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叉车车架耐久性试验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链条紧目检测装置





